鄒粥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回到六零年代,鄒粥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就是自己嫁妝啦!
又過了半個月,宅子裡的門窗都做好安上,新房裡一屋子雕花杉木傢俱也做好,其他傢俱不得不暫時停工,要準備秋收了。
葉青趁中午跑出去拿衣服,楊師傅笑眯眯遞過來大紅色的龍鳳裙褂。
“如今穿裙褂結婚的年輕人不多,葉同志看看,還滿意麼?”
大紅色的機織棉布,對襟和裙裾上是同色百合枝蔓,因為趕時間,相比那些繁花似錦的繡品,這件簡直樸素的不能再樸素。
裁剪和繡活都是楊師傅老伴兒的手藝,一針一線全是她一個人日夜趕工做出來的。裙褂講究從一而終,起針到縫合都始終一人完成。舊時代女子有親手做的,也有長輩母親奶孃代勞,一旦起針就不許再經他人之手。
布料是徐友亮買的,花樣子是葉青選的,不是綢緞,也沒有繁瑣複雜的大片繡花,葉青還是喜歡之極,拿在手裡怎麼也看不夠。
“楊師傅,太漂亮啦!替我謝謝楊嬸。”葉青讚道。
楊師傅笑呵呵點頭,旁邊老蘇小喬一臉的鄙視,什麼年代了還穿這種東西?她也敢穿出去?挺好的布料就這麼糟踐了。
葉青開開心心捧著裙褂回家,衣架撐起來掛在屋裡,等徐友亮過來穿給他看!
又到大週末早晨,葉青不到六點就起來,梳洗打扮,圍上披肩去了火車站。
九月天氣,一早一晚漸漸涼爽,初秋了。
整整一個月沒見面,從來沒有分開過這麼久,葉青覺得度日如年。
徐友亮忙了整一個月,昨晚又坐一夜火車,早晨七點才到站,迷迷頓頓下車,抬眼就望見站臺上的美人兒。
一襲淺綠色棉布旗袍,外面裹著水墨大披肩,旗袍緊裹著玲瓏身段長到腳踝。披肩露出肩下一小段雪白胳膊,秀髮鬆鬆斜挽著,兩顆珍珠在烏絲間似隱若現。
早晨霧氣濃重,站臺隔著不遠不近,朦朦朧朧的,徐友亮又想起聊齋裡的書生。
下車的人不時都往那邊投去驚訝目光,徐友亮這才確定不止自己一個人看到,心有預感,按耐住快蹦出來的心臟走過去。
“葉青?”
葉青歪頭笑著:“夫君!奴家接你來啦。”
“咳咳……”徐友亮嗆到。
葉青從披肩裡伸出玉腕,攬住徐友亮,出了站朝相反方向走。
“葉青,要去哪兒?怎麼不回家?”
“帶你去看我的嫁妝。”
“你還有嫁妝?怎麼在村兒裡?一頭牛啊?”
“不對。”
“一窩老母雞?”
“再猜!”
……
不遠的路,沒一會兒就到了一座宅院跟前,黑木門上雙葫蘆鎖葉,上面一把老式橫著的大銅鎖
葉青遞過一把黃銅鑰匙給徐友亮。
“收好了啊!這就是我的嫁妝,也是信物,跟人一起都交給你!”
徐友亮疑惑接過帶紅繩的鑰匙,黃銅鋸齒,頂端還刻著花紋。
“葉青,為什麼刻一隻蠍子在上面?好醜!怎麼不是鴛鴦?”
葉青笑的東倒西歪:“那是你啊!”
“我為什麼會是蠍子?”
“你就是蠍子,天蠍!”
徐友亮不理她胡言亂語:“讓我看看你那把是什麼?”
葉青搖頭:“不給你看,快開門啊!”
徐友亮笑笑,聽命上臺階,謹慎插/進去,開啟鎖頭。
吱吱呀呀……大門推開。
古色古香的庭院,雕樑畫棟,石刻漏窗,明黃的鏤空門窗還散發著木香,顯然是新做的。
大堂上一張八仙桌,兩把太師椅,兩端連著迴廊,堂後樓梯通往前院。
葉青拉著徐友亮從迴廊繞道後花園,沿著石徑穿過魚塘藕謝,半石化的大片河蚌,上面山竹引來的溪水,澆在臉上沁涼。
月洞門上樓迂迴繞道,最後才到前院二樓的那間新房。
青磚牆壁,原色杉木雕花大床,上面鋪著粉色被褥,同色的大衣櫃長條几花架書桌,床頭還做了兩個燭臺。
“喜歡麼?”葉青問。
“哪來的?”徐友亮問。
葉青洩氣,就不能先評價了再追究?
“養父留給我幾樣東西,說是給我做嫁妝,前陣子我賣了,換了這座宅子。”
徐友亮想起小洋樓屋子裡那堆贗品古董,估計她養父給的也不是什麼值錢物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