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粥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章 分房結婚,回到六零年代,鄒粥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分配的。
“我反對!”
葉青聽聲音就知道是葉向紅,唱反調唱上癮了。
“葉向紅,說你的理由。”葉青問。
“你這是搞特殊化!都是礦上的工人,大家都參與勞動,都是光榮的工人階級,為什麼只給正式工分房子?要算工齡就大家都算,按工齡長短論資排輩,誰也不能搞特殊!”葉向紅正氣凜然,同樣的意思,她的說法可比大麗高明多了。
葉向紅知道她姐葉向蘭和礦上的正式工搞物件,能不能分到房子結婚她不在乎,她就是要挑出葉青的語病給她找麻煩。
這一提議得到學徒工和臨時工代表的熱烈響應,都鼓起了掌。
鄭大春看到希望,他和葉向蘭的工齡可都不短,要是不考慮級別只按工齡算的話,他們倆很有可能分到一間。
葉青無奈搖搖頭:“葉向紅,從明天起你去礦場當臨時工吧。”
葉向紅一怔:“憑什麼?”
葉青笑笑:“都是同樣的工人階級,同樣的勞動,你這個學徒工怎麼就不能少拿一級工資呢?你這不是搞特殊?”
“你!”葉向紅詞窮。
葉青看了眼情緒激動的臨時工和學徒工代表,顯然他們是不服。
“農村種地也是參與勞動,國家號召工人回到老家農村去,增加農業生產力,誰想回去?現在站起來吭一聲,主動要求回到農村去的,留在礦上的子女/優先給房!”葉青落井下石。
一眾人都沉默了,都不再吭聲。
任大姐站起來:“我說一下,咱們工友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大家庭裡結婚也是要分先後不是?所以都別急,慢慢來都會有!”
任大姐的大女兒都二十五了,和物件都是礦上的正式工,兩口子平均年齡二十八,房子沒跑。
工會會計忙著做統計,兩項硬性指標下來,有資格的也不過十五對,房子全部安排了還剩下兩間,留著作職工集體宿舍。
一眾人都表示贊同,分上的都覺得公平公正,沒分上的也找不到理由辯駁,只能認命等下一批。
散了會,葉青拿飯盒去食堂打飯,下樓就看見鄭大春猶猶豫豫地站在那裡,似乎欲言又止。
“鄭大哥,找我有事?”葉青主動問。
“葉妹子,我……物件是臨時工,這次分房子,我,我們真的沒資格了麼?”
葉青對鄭大春還是有些無奈:“鄭大哥,剛才你也在會場,應該都聽到了,我只是提議,並不能做得了主,大家意見決定的這樣安排。”
鄭大春臉上的無奈更加無奈:“這……這可咋整啊!”
葉青也替他為難,想起兩次鄭大春幫自己家搬傢俱爐子,還是忍不住提醒:“鄭大哥,鄭曉冬也是礦上的職工了,下輪分配宿舍他也有資格,到時候可不是隻論資排輩,也要考慮職工家屬的實際困難。”
鄭大春一怔,琢磨好大會兒才醒過味,忙謝過葉青,走時已經轉憂為喜。
葉青搖頭笑笑,趕緊跑去食堂。
沒人規定新婚的小夫妻必須都有獨立住房,分上的自然皆大歡喜,沒分上的只能自己想辦法。
葉青記得有個八十年代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兩兄弟雙人床摞起來各自結婚,什麼運動都不耽擱,照樣過日子生孩子。
這時期更加不稀奇,祖孫三代都擠在一間房,拉布簾加隔斷,打吊樓,想結婚怎麼都能裝得下去。
又到週末,徐友亮一早下了火車,在國營飯店買了餛飩油條,端著往小洋樓走。
“公安同志!你這是去小洋樓吧?”有個婦女跟上來。
徐友亮看著眼熟,猜測是葉青的鄰居,只隨意“哦”了聲,一門心思加快腳步,生怕飯盒裡的餛飩坨了。
“公安同志,你真是辛苦,這一大早的趕過來……”
徐友亮笑笑不答話。
“公安同志,話說都一個樓住著,有時候我真看不下去,春節多發了二兩油,葉同志就炸丸子做紅燒魚,你說,這是過日子的人嗎?”
“不是!”徐友亮贊同點頭。
婦女得到認同說的越發來勁:“五一節市裡有不要券的商品,聽說葉同志一個人就買了好幾十塊錢的,平時那新衣裳做的呦,一身跟著一身!你說這不是燒錢嗎?”
徐友亮莫名其妙:“她花你錢啦?”
婦女一怔,訕笑著擺手:“那倒沒有,我就說她這個人,不會過日子!”
“你要和她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