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粥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打傢俱,回到六零年代,鄒粥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上就要過年了,怎麼著也得給媳婦兒子包頓餃子吧?
咬了咬牙一狠心:“兩塊五一旦不管送,你要是要就都給你!”
一旦是一百斤,男人家有兩千多斤。
柴禾幾毛錢到二塊不等,看乾溼度和耐燒性。街上有郊區的農民來城裡賣柴,一旦一百斤修理的整整齊齊只要塊八毛,卻很少有人買。
一個家庭正常開伙做飯每月大概要燒四百多斤乾柴,一百來斤引火的細柴,這樣就是近十塊錢的開銷,可不是小數目。通常柴禾都是自家孩子去撿,上學勞動課撿,放了學還要去撿,除非是實在不夠燒了才買上一旦。
葉青一看差不多也就這價錢了,於是問了地址,貨都不看就回去找人找車。管他都是什麼木料,劈柴價錢買的反正也不虧。
回到小洋樓,找到倒班休息的鄭大春,叫上七八個壯小夥,借了兩輛排子車。大家跟著葉青浩浩蕩蕩的到了南城郊區,找到那男人的院子。
男的一看來了這麼些人,好幾個都是穿工作服的煤礦工人,不敢怠慢,趕緊的開啟柴房讓人裝東西。
大家夥兒看清楚裡面的東西,不由得就是一怔!
“哎呀!葉妹子,你這是讓人給坑了吧?這都啥玩意兒啊?當柴禾燒還不把你燻成黑人啊?”
“就是,你看看這堆破爛,破布麻團彈簧都有,都佔著分量呢,兩塊五一旦當你冤大頭了!”
“這還有石頭的呢,嘿!你小子拿石頭當劈柴賣,礦山上要多少有多少,我賣你幾旦唄?”
這些人都是上回托葉青從上海捎過東西的,一聽說葉青找人幫忙,二話不說都跟了來,見她吃了虧都紛紛抱不平。
葉青看到那堆東西,壓抑住狂熱的心情沒表露出來,淡定跟著劃價。
“老鄉,你別欺負我年輕不懂啊!你這不是坑我嗎?”
人多勢眾,男人也嚇得沒了主張,忙說不能燒的不算重量。
兩邊討價劃價,兩千多斤柴禾最後按照八百斤折算的錢。
滿滿當當的裝了兩車,往返了兩三趟才都弄回小洋樓。
“呦,你們從哪弄這麼多破爛啊?”李玉坤問。
馬上有人解說:“別提啦,讓人給坑了,要不是我們跟著,葉妹子吃虧就吃大方了!”
葉青連連道謝,這些人幫她把這堆‘破爛’都扛到二樓走廊,老麼高的一大摞,都快把門給堵上了。
送走這些人,葉青隨手拎了件回屋。
乾布細細擦掉灰塵油煙漬,露出圓弧竹節造型的一截紅木,燒掉一半的支架看起來像是個太師椅。
又拖進來一件,嵌大理石面的黃花梨花架少了兩條腿。
還有幾件大傢伙,彈掃乾淨能看到上面的碎布頭是織錦面料,露出椅座下面的棕麻彈簧海綿,一層層做工精湛,木料是東北的大紅松!
清理大半天,除小部分破損嚴重的木頭茬子留在外面,大部分都被葉青弄到屋裡,“斷肢殘骸”鋪了一地。
“田婆婆,你看誰能幹這活兒?”葉青興沖沖詢問。
還是受上海裁縫鋪的啟發,衣服能改,傢俱又豈不能拼湊?
田婆婆笑道:“精工出巧匠,跟他們祖師爺比,這點活算不上什麼,就看木匠師傅願不願意耗這個功夫。”
葉青就知道一定能行,忙問清楚姓名和住址。
轉天一早,葉青帶上禮物登門造訪。
雜亂的大院子,橫七豎八晾曬的襖面棉花套,葉青又想起在惠安縣大雜院借住的情形。
“請問,魯師傅家住哪?”葉青詢問門口洗衣服的婦女。
婦女抬頭上下打量葉青好幾眼,才抬起下巴朝西邊一間廂房指了指。
葉青道過謝,撥開晾衣繩上擋住視線的破舊衣服,看見那間屋子大門敞開著。
一張木條板支起來的單人床,瘸了腿的破桌子墊著磚頭,一口木條箱上面鐵釘子釘的七扭八歪。
這是木匠師傅的家?葉青有些質疑。
“魯師傅在家麼?”
好半天,房間陰暗處才站起個人。
中等個頭,穿著一身髒兮兮的藍色工作服,頭髮花白了大半,臉上溝壑縱橫。
“您是魯師傅?”葉青問。
“是我,你有什麼事?”沙啞的嗓音。
“特意來拜訪您的,我能進去麼?”葉青舉了舉手裡的兩瓶酒和一塊豬肉。
魯師傅疑惑的眼神打量半天,還是讓葉青進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