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入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勢已定,武俠世界自由行,大江入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慈航劍典》乃是地尼借鑑了佛道兩家的功法,又看到了謝泊傳閱給她的道心種魔大法之後,才悟出的一門功法。
這劍典的最高成就乃是成就劍胎,也學道心中魔大法一般,參悟本源,由此進軍天人大道。
這劍典高深奧妙,據說寧道奇曾有幸借閱過一次,但還不曾看完,便嘔血而退。
故此武林中人將這劍典傳的神乎其神,隱然將其尊為天下四大奇書之一。
但如今楊易強行借閱劍典之後,發現劍典雖然確實是高明無比,到也稱得上“奇書”兩個字,但若是與《戰神圖錄》《長生訣》《道心種魔大法》相比,應該差了不止一籌。
《戰神圖錄》等書楊易只看了《道心種魔大法》這一門功法,雖然如今並未能夠全數參透,但卻已經瞭解了七七八八,如今再看這《慈航劍典》再不覺得有什麼艱澀難懂之處。
只是這門功法偏於陰柔,非女子不能修行,倒是不能真的將其修行一番,體會其中奧妙。
梵青慧給楊易看的乃是地尼手書原本,所寫字型附著了地尼的精神感悟,使得觀看之人不自禁的被書法中的精神力量帶入幻覺而不自知,不由自主的按照劍典中的功法自行運功。
這種情況,若是慈靜齋的女子也還好說,功力不夠,自然醒轉,但別派中人若是改修此法,危害卻是不小,寧道奇應該就是著了道,才會看的吐血。
但寧道奇是因為精神修為不夠,方才出現這種情況,但以楊易如今的修為,卻已經不比地尼遜色多少,地尼精神修為雖高,卻也對他無效。
他此時看劍典看的乃是功法的思路,而不是真的要修行。
真若是想要超脫,無論是他所學的醫家寶術,還是主世界的儒道佛魔等百家典籍修到高深之處,皆可以體悟虛空,超脫而去。
他缺少的不是功法而是思路,小世界的人功法或許不行,但思路與智慧卻不比主世界差。
地尼雖然是女子,但佛道雙修,又曾目睹了魔門至高心法,因此武學積累極為深厚,當今四大奇書中,相比較而言,唯有這劍典的修行最為簡單,畢竟已經有極為明確的修行方法與經驗借鑑,這是其它三本所不能相比的。
但即便劍典最為若容易,若想真的搞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理清地尼創出劍典的思路,楊易不得不將慈航靜齋所典藏的百家經典一一通讀,待他將整個劍典吃透之後,已經是三月之後了。
他在這三月之內,不吃不喝,不飲不食,只是在藏經閣靜坐,三月時間下來,他整個人非但沒有虛弱,反而精神旺盛,一雙眼睛開合之際,精光閃動不休,顯然獲益匪淺。
“現在天下形勢如何?”
楊易將劍典收入囊中,走出藏經閣後,看向梵青慧的第一眼,問的便是天下大勢。
梵青慧見他神完氣足,毫無半點虛弱之感,心頭更驚,輕聲道:“宋缺已然拿下四川,兵發洛陽與寇仲匯合,中原大半已入宋缺之手。”
“如此甚好!”
楊易長身而起,向山外走去,“慈航劍典我暫且收了,百年之後擇高徒去皇宮去取便是,能取走劍典,人自然可以走,若是取不出,那就在宮內做上十年宮女罷!”
梵青慧驚怒交集,但有不敢反對,沉聲道:“楊先生如此作為,就不怕天下悠悠之口麼?”
楊易大笑,“你們這些娘們懂得什麼?”
他笑道;“什麼是天下?誰是天下?遍觀青史,向來就是勝者為王,到時候我就是天下,誰來說我?”
他看向梵青慧,“你還真以為你慈航靜齋真的能夠影響天下大局?未免太小看了天下英雄!”
“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還說什麼天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你一個宗派豈能代表了天下萬民,這還置當今儒家子弟於何處?”
他邊說邊走,毫不理會面若死灰的梵青慧。
下的山腳,便看到師妃暄還站在涼亭之內,頭上長髮不知何時竟然重有生出,山風吹來,迎風飄揚,狀若洛神。
感應到楊易下山,師妃暄轉過身子,衝楊易施禮道:“楊先生,您下山了?”
楊易看向師妃暄,目露奇光,“竟然將體內魔種煉化了?果然是不世奇才!”
師妃暄嘆道;“妃萱直到前些日子才猜出被楊先生種了魔種,這三月在亭內靜思,方才覺察道魔種所在。”
她玉容泛光,眉間帶愁,“楊先生,難道靜齋這些年的所做所為真的錯了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