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猶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談判,重生顏嬌,碧水猶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雲密佈的燕山南境,從契丹敗陣輸了幽薊開始,就說明了這場戰役的輸贏。
幽州是收回燕山之地的首要之地,遼人失了幽州就是失去先機。
但一場洪水困住順州境宋軍,遼軍出兵猛烈,步步緊逼,檀州城下的宋軍被逼退至薊州境,副將宋辛午沒有項烴行事果決,因軍中無主,只一味退讓,倒是讓遼兵得了先機。
遼兵圍攻宋軍,宋兵傷亡慘重,順州城危,卻在兩日之後宋軍迎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
一而再再而三退讓的宋軍,到了薊州之後突然回擊暗襲,遊軍輪流一隊又一隊攻擊遼營,並不直迎遼兵,使得遼營安寧不得。
遼營戰馬受到宋軍暗中下毒,一匹匹戰馬拉稀腿軟,無法追敵。
如此不僅解了順州之困,更讓遼兵受到一連串的挫傷。
當然,這些只是顏含玉的略施小計,為使遼兵挫敗自然少不得其他應付方法。
宋軍早前連攻三城,為使燕地漢民遠離戰火,幽州城百姓早已先後轉移,順州和薊州城百姓並不及轉移,依舊安處城中,秦王殿下並下過軍令,凡宋軍所在,不得傷害燕地漢民,如有發現,軍法處置。
現如今一場毫無預兆的洩洪,北沙堰下游百姓傷亡無數,如此燕地一帶流傳著遼人棄民留城之言,說遼人只要城池,而放棄燕地一帶的百姓,把遼人推在風口浪尖。
燕地漢人居多,而漢人在契丹多年來不受公平待遇,是為奴制,還是前幾年韓應德監國,提出取消漢人世代奴制,實施選官任賢,不分番漢,考核官吏等制度。
只是燕雲普遍奴制,想要成功改革至少也要個十年半載,故而燕地百姓在受重難之後憤然而起。
那些遼人“棄民留空城”之言流傳甚快,幽州及順州一帶的難民甚至集結至昌平縣外,意圖尋回公道。
甚至連檀州城內都不安穩,一個個都心思浮動。
當然這些百姓是受宋軍鼓動,且這些人當中不乏宋軍扮成的難民混在其中。
遼人若直接射殺平民百姓,留下殘暴之名,燕地百姓再難臣服。
雍熙二年六月二十六,昌平縣遼兵的囤糧被劫,檀州城內軍隊的糧草也在一夜之間消失。
到了這種地步,遼人幾乎是敗局已定。
六月二十七,遼人派出使臣與宋軍主帥在潮白河談判。
遼人以韓應德為首的十多個人駕馬而來。
“樞密院總理大臣韓應德。”
“趙賢。”
相見之後,各自抱拳。
各隊人馬都是差不多的十多個。
“久聞秦王殿下之名,聽聞秦王帶兵有乃父之風,機謀過人,用兵如神,如今一見,真正是應了那句古話,英雄出少年!”
“多謝韓大人讚譽。”秦王殿下騎在馬上,一身銀色輕甲,英挺俊朗,應聲時不疾不徐,緩而不沉。
“我朝可汗有言,願意退出居庸關,讓出燕山南境,幽、順、檀、薊四州,但另有條件。”
“哦?願洗耳恭聽。”
“此一役,已傷民數萬,如若繼續打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也因此我朝願意退讓一步,割讓城池,還百姓安寧。但請宋主簽下止戰書,為天下百姓兩軍止戰。”
“雲中州城又如何?”
“我朝管轄燕雲已有三五十載,遼人現如今善待漢人,不以奴制,但這些年來中原壓境數次,兩軍戰事不止,對我們兩朝都沒有好處。且當今的中原避封,禁海,不通外貿,以秦王的聰敏應該清楚不通外貿的後果。”
“韓大人對我大宋內政倒是清楚的很。”趙賢聲音清淡,“卻不知蕭太后如今面對藩王擁兵自重,是怎樣解決的?”
韓應德心下一沉,此言一出,不就是表示秦王對他們遼朝內政亦是清楚的很。
如此說來遼朝肯定有宋臣奸細。
遼朝止戰正是因為藩王手握重兵,邊境又起戰事,如此蠢蠢欲動,皇庭危機,遼人兵馬再強盛也要把內亂處理好才能對付外侵之敵。
“韓大人,燕雲十六州,本王勢在必得。”一句話清明的話擲地有聲,“中原之地必歸國土!”
“雲中地險,不知親王如何破城入關?”
“本王是怎樣奪的幽州,就會怎樣奪回雲州。”
雲州是雲中一帶的突破口,只要佔領雲州,儒州、媯州、武州、新州四地就如囊中之物,盡歸宋土。
但云州比之檀州還要難攻,在山陰之北,長城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