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院裡養大的。

瑚哥兒也是七歲上才搬出了太太的院裡。璉哥兒現在還住在那裡的。太太原說想要將她的珠兒也抱過去養,是她自己捨不得,又怕二房不如大房,在讓人慢待了自己的心肝肉。

可現在看來,太太心理明顯更疼顧一些養在身邊的瑚哥與璉哥。王氏想到這裡,又讓奶孃將大姐抱來。親自餵了些水後,心下便想著,如果太太再提起來,她便將大姐抱過去。若是不在提起,她就留在身邊親自教養。

其實王氏自己也知道,超品國公夫人教養出來的五品官家的姑娘,和五品宜人教養出來的姑娘,身份又豈能是一樣的。

便是為了女兒好,也應該送到太太身邊教養。可是做為親孃,她是真的有些捨不得。讓她自己提出來,她是真的張不了口。

她不是張氏,她捨不得。

但願婆婆慈悲!解她左右煩憂。

王氏的想法,張氏也在想。相比於王氏對自己女兒的那份柔軟,婆家小叔家的侄女,卻無法撼動張氏的心絃。

張氏剛嫁過來的時候,並不得婆婆史氏的歡心。倒是先老太太對她很滿意。處處抬舉她。

張氏心裡有數,先老太太再對她好。也上了春秋。早晚她都是要跟著婆婆史氏過日子的。於是自嫁進來那天起,張氏便是兩頭使勁。哪個也不敢怠慢。

可婆媳自古便是天敵,何況是祖孫三代的呢。兩頭都兼顧,總有些力歇。不過好在這種情況終於在太婆婆去後,得到了改變。

婆婆疼惜小叔,張氏看在眼裡,也不是沒有想法。也正因為如此,張氏才能順利地將二房擠到梨香院去。

那地方離榮慶堂很近。又是另有角門通向外面。無論是二房一家出門進去,還是給婆婆請安,都是極為方便的。

這些家長裡短的事情,每每想起便讓張氏頭疼心煩。也在此時,不得不羨慕遠嫁的賈敏和低嫁的唐朝了。

想到婆婆要將二房的大姐養在身邊,張氏皺了皺眉。心中有些不耐。二弟有些迂腐,二弟妹木衲。被他們教養在身邊的珠哥兒,小小年紀便是一副書呆子的性格。這剛出生的大姐卻是再不能放在他們身邊教養。

將來嫁出去,別說為府裡增添人脈了,不結成仇家,讓人小瞧了府裡就不錯了。看來確實是不能在養在二房了。

張氏不是聖母,她有兩個兒子,肚子裡還有一個不知是男是女的孩子。這年頭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她現在還沒有女兒,她的這一房也沒有生下女兒。但二房的姑娘卻可是弄到婆婆身邊教養。

嫁女嫁高,娶媳娶低。以他們府上的人脈,嫡出姑娘的婚事想來是不會太低的。姑娘出嫁要靠著孃家站穩婆家。而孃家也要靠姑娘連線兩姓之好。

如何在姑娘出嫁前,讓她對孃家,對孃家的兄弟更信任,更親密。就要靠在家這十幾年的教養了。

榮國府的爵位,到了瑚兒這一代,也就是個三品的爵位了。這京城裡,三品的爵位不說遍地都是,那也差不多了。

對於老一輩的四大家族之說,張氏是有些嗤之以鼻的。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子想著那些老臣,兒子可不一定喜歡這些有資歷的老管事。

而想著老臣的當今天子封了甄家的姑娘,可不代表下一個天子就會封個賈家的姑娘。以當今的年歲,她兒子還是好好的努力,成為下一任天子的新貴倒還有可能,至於四大家族的光,還是別沾了。

也許,她兒子這一輩還可以透過努力建立一個新的關係網,新的四大家族也不說定。既然是這樣,做為親孃,她自然是要為兒子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所以,二房的姑娘便必須要接到正院來。

張氏平時管家,講的便是無為而治。在她看來,若事事都要過問,要那些管事和管家做什麼。這一點倒是與二房的王氏有所區別。

也因此,她平時的空閒時間倒比只管著自己房裡事的王氏還要多一些。在史氏那裡呆的時間也要更長一些。

在婆婆教養姑娘的時候,稍微影響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

她也想清風明月一般,一身磊落。可她還是個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家。她知道她必須狠下心腸。

對於二房,她只能又拉又打,又抬又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