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丫頭也是充滿憐惜的。也幸好哥兒漸大,她也撿起了女紅。
而史氏,那就更是覺得唐朝能書能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她的寶貝女兒親自教導過的丫頭,要是寫不好,對得起她閨女的用心嗎?
於是這麼一個丫頭的婚姻,竟是成了讓人矚目的事情。再加上唐朝得主子喜歡,又是當初‘拼命’救過主的。所以,在放了風聲後,倒是有很多人向唐婆子打聽唐朝。當然,也有求到主子們面前的。
雖然賈府的丫頭都是上了二十才會發嫁。而唐朝過完年才15歲,但這也是主子們給的恩典。
更何況,這個年代,十一二嫁人的有,十五六嫁人的也有,就是二十好幾的,也是上有人在。所以,在這樣的婚姻政策下,唐朝十四五成親即不算早,也不算晚。
丫頭們自是希望少一個競爭對手,主人們也不怕少這一個人的侍候。而且還可以用早一點唐朝出去,彰顯仁厚,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有別於其他丫頭,唐朝的婚期驟然提前了五年。
這對於唐朝來說,時間上便有些緊張了,她的夫婿調.教計劃還沒有正式的定稿呢。
第二日,大奶奶張氏,在問了史氏和王氏的意見後,便將此事攬到了自己的手上。
唐朝對擇偶的要求,非常的簡單。家裡不要有小姑的,如果沒有婆婆就更好了。說到這句的時候,張氏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張氏一直知道唐朝這丫頭是個有主見的,到不想這主見卻是太有了。
唐朝討好地笑了笑,“奶奶,奴婢知道您是真心疼奴婢的。不然也不會叫奴婢過來問。屋裡沒別人,奴婢也不扭扭捏捏一副小家子氣了。不然還耽誤了奶奶的寶貴時間呢。”
“好個不害臊的小妮子。”張氏空中虛點了她一下,讓她接著往下說。
這幾年的相信,張氏算是知道唐朝的臉皮有多厚了。往常一句賞了當嫁妝什麼的,別的丫頭都會不好意思的羞紅了臉。也就只有她還笑呵呵地謝恩。
唐朝一笑,“奶奶是知道我們家的,我就只有我媽一個親人。所以出門子的時候,我是一定要將我老孃當嫁妝帶走的。我媽脾氣有些急,那人和那家人最好性子好一些的。如果是那種打罵沒脾氣的,就更好了。”
張氏:“......”這要求還真的不低。
唐婆子青年守寡,為了生活或護著閨女長大,那脾氣哪是一個急字可代表的,繡活是好,但嘴也利,那是一丁點虧都不帶吃的。惹急了,可是敢拿著菜刀跟人拼命的。
聽人說唐朝七歲時,被人罵了句‘跟她娘一樣的寡婦相’,立即唐婆子便火了,拿著火把,拎著菜刀將人家屋子砸了個稀巴爛,之後若不是攔了下來,這唐婆子還要一把火燒了人家。那股子拼命的勁,估計連個大老爺們都不敢上前。
就這樣,唐朝這丫頭還好意思說她娘只是脾氣急?
真是女不嫌母醜呀!
放棄了糾正唐朝的用詞,張氏張口便問她,“你媽是怎麼打算的?”話出口,才發現,她也是傻了,這種事情怎麼還問唐朝,應該直接問她孃的。也許唐婆子比唐朝能夠靠譜些。
唐朝笑了笑,眼中一片暖意。“她說只要我好,其他的,她都不介意。只是那是我娘呀,這世上唯一毫無原則,毫無理由對我好的人。我也想對她好。”
張氏聽了,心裡一片柔軟。看著唐朝的眼光又柔了三分。這話讓當孃的人聽了,特別有感觸。
關於嫁人的事情,唐朝也想著,如果可以就此嫁出府去,也是好事。但想了想,又覺得府外的那些良民,也不是安全的。比如說小有資產的,說打死便打死的馮薛就淵的小同學。與其嫁給這樣的良民,還不如留在府裡呢。
再一個,普通的良民為什麼要娶自己這個大家婢呢。
一是大家婢的教養,二便是大家婢的人脈了。可那樣的人家就真的好嗎?一方面用著自己,一方面又瞧不起自己曾經是個侍候人的。
再一個,她還有一個老孃呢。真的嫁出府去,老孃怎麼辦?人家會接受嗎?不見得吧。所以想來想去,在府裡找個適合的人,帶著老孃慢慢地調.教一番,還怕不能出徒嗎?
最後,在帶著家當贖身出府去,也不是照樣是平民嗎,梅香拜把子,都是一樣的家生子出身,誰還嫌棄得了誰。
最重要的是張氏能夠讓她生的崽子,一出生便是良民,可以考科舉的那種良民。這一點,唐朝相信張氏是可以辦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