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門去探望。

若是不知道張氏女嫁到這邊,倒還好說,但賈敏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什麼表示都沒有。不然也就對不起當初她和自家大嫂的一份情誼了。

這家人,本來已經想要放棄張氏女了,但因著賈敏念著長嫂張氏之間的情誼,特意為她侄女撐腰,這才仍留在了夫家。

只是夫家的這副嘴臉,張氏女看了,不免心寒。自家一出事,她與自己的陪嫁人員便被關了起來,特特地軟禁在一處廢舊的院子裡。被人從房間裡拖拽出來的羞辱,夫君的冷漠,婆母的狠厲,張氏女這輩子都記得勞勞的。於是在日後風平浪靜後,竟然在賈敏的幫助下,帶著嫁妝和離出府了。

此事在賈璉回去後,一一告訴給了張氏,而張氏也更感激賈敏的雪中送碳,在後來黛玉姐弟入府後,更是殷殷照顧,幫著撫育成才。

而賈敏和林如海在有生之年,一直庇護著這位張家姑娘,而在賈敏與林如海相繼過身後,張家姑娘又不顧人言,親自上門,盡力操持賈敏二人的後事,便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了。

趨利避禍,原是人的本性。可大難尚未到來便如此,也著實讓人齒冷。此事唐朝知道後,也不過是感嘆了一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罷了。不過這些且是後話,此時暫且不提。

此時的唐朝還在想著這門天上掉天來的婚事。都說長嫂如母,這麼多年相處下來,李漱對自己敬重如母,對自己的老孃也是如此。此時這件婚事,看起來有很多的短處。但娶媳娶賢。李漱娶個這樣出生的媳婦,對於他們李家是有著天大的幫助的。

不提張氏會如何親近自家,便是將來子孫教養上,就強了別人數倍不止。若是娶了回來,她家的李凝,便可以直接受益了。

若將來李漱能夠更進一步,當了官,有一位眼界不凡的太太,也是一件幸事。

所以,這件婚事,唐朝打著燈籠都找不著,哪還能往外推。

別人害怕這姑娘身份洩露了,會連累自家。可她們也不想想,最怕那姑娘洩露身份的,便是張氏了。畢竟人家家大業大,賭不起。所以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什麼丫頭不丫頭的。誰的一生沒個三起三落的。再說我們就是普通人家。能娶個好姑娘都要燒高香了。他哥哥娶到我,都是他們老李家上輩子積下的福氣,這回娶個比我好上幾十倍的,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嗎?”說到這裡,唐朝頓了頓,又接著道,

“我們傢什麼情況,太太也是知道的。雖是有幾個錢,但也不過是維持個生活。這兩年緊了緊,也給我那小叔子掙下了套宅子,還有幾畝中等田地。想來生活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了。不過富裕的日子,可能就不會如從前了。”

在唐朝看來,張家雖然可能沒有賈家這麼喜歡奢華,但是那小日子的質量也是嗷嗷高地。她們家就是普通人家,家裡連個粗使的婆子都沒有,更別提侍候小姐姑娘的人了。

這位張家的姑娘嫁到她們家,可也是要動手幹活的。要是指望著她和她娘侍候她,那這種祖宗她還是不往家裡請了。

當然了,張氏的面子和恩情也在那裡呢。而且娶這位姑娘的實際好處也是存在的。大不了,直接讓李漱帶著媳婦去新買的房子,安家立戶去。

反正兄弟大了,成了家了,分開住也是正常的。

張氏聽到唐朝毫不猶豫的回覆,心下欣慰。“我既開了這口,自然是知道你們家是什麼情況的。別的我也不多說了,無論內裡怎麼樣,她今後也只是贖身出來的丫頭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既許了你們家,便要跟你們過日子的。不過,那丫頭家裡剛遭了難,總要讓她守上三年孝的。也不知道你們家是個什麼想法。”

“理應如此。我們家並沒有什麼想頭。而且過些時日,又是鄉試。正好還可以讓我小叔子再努力一把。若是一舉成了舉人,有了名次,婚事上也好看一些。”反正那姑娘也還小,李漱也不著急。等上三年,也沒什麼。

再一個,若是李漱考出來了。他一個年輕舉人娶個末落世家的小姐,也不算什麼配得上,配不上了。

要知道,當初賈家許賈敏給林家時,林如海當時也只是個舉人。雖然林家是世家,但到了林如海這一代是沒有爵位的。

細算下來,不過是有些家底的讀書人家罷了。

“嗯,有你這麼說,我便放心了。我知道你家也不寬裕,一會兒走的時候,將買丫頭的銀兩先帶回去,等到官府那邊開始發賣的時候,便煩請你們家出面了。”

“不瞞太太了,家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