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在這裡走過一遭的呢。”
“唉,千軍萬馬中過獨木橋。哪個也不容易。好了,別說了,按著你今天看到的,明兒起就在哥兒們的書房那裡,就是白日裡丈量下的地處,蓋上三五間那樣的號舍吧。”總要讓她的兒子,在進去前,知道里面是什麼樣子的吧。
下人應聲而去。
張氏也只是慈母心腸的發作了一番,便放下此事了。回頭就備了各項厚禮,著人送回孃家,並指明是給父兄的。
張家人收到禮物不免一愣,這不年不節,又非壽誕的,自家的姑奶奶為啥要送這麼重的禮。難道是受了什麼委屈不成。呃,就算是有所求,也不會如此。
張家人不明白,接到訊息的史氏卻是知道的,張家百年大族,兒孫皆是科舉出仕,這老大媳婦兒是心疼家中父兄遭過的罪呢。
史氏揮退送訊息進來的賴大家的,便不再思慮此事。
唐朝那丫頭說得對,‘要想人前顯貴,人後勢必遭罪’,人家張家捨得齣兒孫,所以高官厚祿,便是出嫁的閨女在婆家都有臉面,他們賈家兒孫應該努力了。他們都老,也護不了他們幾時了。趁著家中還有幾分臉面,也比那些沒有根基的寒門學子強些。
都說無心插柳,柳成陰。唐朝的神來一筆,倒是讓賈家兒郎的科舉之路在起點上,竟比別人輕鬆順利了一些。
畢竟那樣的情況,他們在家裡都是經歷過的。再去考場,也不過是那麼一回事罷了。
後來,也可能是賈家人帶來的習慣,從賈家人那代開始,每個進考場的學子,都會在進入考場之初,先行動手清理號舍的衛生,然後才會坐下來,開啟考卷。
泥妹呀,這朝廷的號舍就是大氣,有範。比賈家的模擬號乾淨多了。嗯,就連耗子都沒有一隻呢。
時間匆匆而過,彷彿昨天還在討論科舉號舍的事情,時間便已經過去了三年了。
這一年,是李漱考上秀才的第二年。當年賈瑚兄弟帶著李漱等人同回原籍科舉。賈瑚考中了舉人,其他人也都考中了秀才。在同一期舉人試中,卻都名落孫山。這兩年都在努力讀書,準備下一次,一舉中的呢。
而這一年,唐朝二十五歲,在正月裡生了第三胎,二子唐淨。
因著過繼給唐家,故而取名‘唐淨’。這是繼李凝之後,唐婆子的又一塊心頭寶。
還有因為二房的太太王氏要老蚌生珠了。所以唐朝同時也知道了,這一年,也是紅樓正式開始的一年。
只是時間飛逝,在唐朝的小兒子剛過了百天,二房的奶奶王氏便被妾室衝撞,難產了。
賈政其人,唐朝在來到這裡之前,跟許多人一樣,認為此人是個假道學,真真正正的偽君子。佔著襲爵長子的上房,一住便是多年,可見也是心裡有想頭的。
但經過這些年的瞭解,這位賈存周同志是真的迂腐,呆板的。有些個愚孝到是真的。就拿王氏難產這件事情來說吧。
書房侍候的二等丫頭趁著主母懷孕之時,藉機爬床。這位政老爺一聽是自家夫人安排的,就真的收下了。
其後還在第二天去見妻子的時候,說不應該在書房這種地方安排這樣的事情,是有辱斯文的事情。
可這種事情,二房的王氏又不能說不是自己安排的,畢竟是與不是,這人已經破了身子了,再怎麼樣也是要留在自家院子的。既是這樣,還不如給賈政留個賢惠的好印象。
若不是王氏實在不能拽著賈政的脖領子大吼‘老孃是吃飽了撐的,才會在這種時候給你安排女人’,想來她就真的這麼幹了。
她不但不能這麼幹,還要賢惠地說著委屈老爺什麼的。可賈政就是賈政。他竟然還會一本正經地對王氏的話,不滿地反駁,“以後切不可這樣。兄長屋內才一妻一妾。我如今卻已經有了一妻兩妾,實在是不敢亂了規矩。這就罷了,本是考慮你懷孕在身,思慮不周,這才收下。以後切不可如此了。......”
王氏一口老血堵在心口,特麼地她是真想說別給我面子。
本來懷著身子,高齡產婦的身子骨就有些不舒爽。這會先是被爬床的丫頭氣到內傷,又被自家爺們這麼一說。怎是一個鬱結於心可以形容的。
於是就從這一天開始,王氏的孕期反應便越加的強烈了。肚子漸長,人卻漸瘦。直至生產前仍是如此。看得史氏和張氏都有些擔心。
於是就在某位二等丫頭搖身一變成了‘姑娘’時,成功引起了唐朝的關注。當然如果這位姑娘不姓趙,也許唐朝的關注度還不會那麼高。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