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府了。
因為王氏逝去未滿百天,前幾天寶玉的滿月也是沒有大辦的。不但如此,估計百天和週歲可能也會減略。
唐朝進府唯二放不下的便是李凝和唐淨。一個正是需要教導的年紀,一個才是幾個月的娃娃。
李漱和李決日常都是在府中的小書房中度過的。而唐婆子也在府中當差,這麼一來,家裡便真的只能指望張雲姬這位孩子們將來的二嬸了。
唐朝是個有小心思的,知道自己的金手指可以幫自己一把。所以這兩天偷偷地做了些手腳。至少這些手腳,會讓她在府中安心一些。
至於什麼手腳,怪難為情的,不提也罷了。
進了府,先是打聽了一下各位女眷現在何處,在知道這會兒都在史氏處後,便徑直去了史氏院中。
經過數日的休養,張氏的病也已經好了,人雖然還有些精神不濟的樣子,但出來走動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了。
尤其是在一日晚飯後,史氏以賈瑚媳婦水氏年輕為由,將家廟鐵檻寺一應大小事宜,仍是託給張氏打理。
水氏低頭一尋思,便知其中究竟。也不覺得此事打臉,仍是笑意盈盈的。倒是張氏,先是一怔,然後眼中似有水意的看了史氏一眼,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將頭轉到另一側。
婆婆將家廟交給自己,是想著方便自己,以及讓張家先人也得一份香火供奉。這份恩情,張氏這輩子都記得勞勞的。
婆婆如此通情達理,她若是有一點做不好,她都害怕上天也不會容得下她。
也是因此,張氏病癒後,對史氏更加的殷勤。
史氏和張氏因著李狗蛋一行人是府中派出去的,所以早就知道了李狗蛋等人的事情了。此時看時低眉順眼,有些消瘦的唐朝,心中都有些不落忍。
前天,大太太張氏便作主給每位和李狗蛋一起出事的家丁家裡發了五十兩銀子。但就算是給的錢再多,失去了家人,也是心口的一抹最深的痛。
“給老太太,太太和大姑娘請安。”唐朝的嗓子還有些絲啞,好在只是使用過度造成的。
史氏嘆了口氣,“你二太太去前,便指了你來奶寶玉,沒有想到這些天,事趕事,都到了一起。用心當差,府裡虧不了你和孩子。”
“你現在奶著寶玉,等寶玉週歲後,你仍留在他身邊做個教養嬤嬤。凡是不用多想,有老太太和我呢。”史氏話落,張氏也把她的打算出了說來。
唐朝跪在中間,磕了個頭,才信誓旦旦地對著屋中的眾人說道,“請老太太和太太放心,唐朝必不負所望。”
鴛鴦在史氏的授意下,上前將唐朝扶了起來。然後史氏和張氏又分別放了賞,這下唐朝才算是結束了就職程式。
其實按理來說,唐朝的男人出了事,正經是不能進府侍候小主子的,畢竟帶著一絲不吉利。但唐朝這麼多年,人緣處得不錯。史氏和張氏對她都是好印象。而且又是王氏臨終前指定的人,所以,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更何況元春也認為將幼弟交給唐朝,她也更能放心一些。於是這樣的事情,便在賈家各位女眷的預設下,男主人的漠視下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唐朝明白這其中的各種內情,也更珍惜這份工作。
一路感恩地倒退著去了碧紗櫥,只走出屏風時,正好看見大奶奶水氏快就走了進來。
大奶奶水氏有了身孕,但懷相一直不錯。之前忙著王氏的後事,再加上婆母病重,竟有些體力不支之相,,見此張氏也夠不上自己傷心難過了,又略養了兩天,便起身接過兒媳婦手中大部分的管家事宜,當然也給水氏留了一些,也免得她孕期無聊。
水氏進來,是因為南安郡王已經病逝了,王府送了訊息,所以向史氏和張氏通報的。
自打水氏嫁進府滿了一個月,張氏便放了管家權。當然,她還有兒子沒成家,所以分別二兒子和三兒子,以及二姑娘的嫁妝卻是都單獨分了出來。
也好在庫房夠大,是幾年連在一起的大房子。將這三人會分到的財產分別放在三個小屋中,鑰匙自己看管外,其他的便都交給水氏處理了。
至於以後大房是否還會不會有孩子,張氏只要想到自己屋中的乾淨程度和賈赦除了古董,練武和又增添的陶藝愛好,就明瞭了那個本就不大的可能性。
至於張氏的嫁妝,本來是準備平分給三個兒子的。但孃家出了事,張氏便準備將來把不起眼的都給張雲姬過繼給張家的那個孩子。
她受張家養育教導十幾年,又帶著綿延十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