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女,此時的她並不是天真的現代少女。所以長姐如母地擔任起了教導和撫養幼弟的責任。
唐朝看著元春有些消瘦的面容,心中總有一種物傷其累的感覺。本想著多句嘴,讓廚房的人給她做些補身子的東西。後來又想到孝期飲食的忌諱,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天氣轉眼便入了秋。天不熱了,迎春得到張氏可以出門的允許,總會讓丫頭下人領著過來去看小弟弟。
雖然小弟弟總會留口水,但看見一個比自己還要小的孩子,迎春就覺得好興奮。
不過寶玉更喜歡唐朝一些,看他總要找唐朝抱就知道了。
半歲左右的寶玉也能吃一點輔食了,唐朝常常用□□熬了粥喂他。也不知道是因為時間長了,還是平時吃的好,喂的好。所以身體竟然漸漸好了起來。也沒有了剛出生時的那種弱氣。
唐朝每隔個三五天,便會出府回家看一看老孃和孩子。唐婆子仍是在針線房。不過現在活計也不多了,畢竟二房全房都在守孝。就連守孝最短的賈政,也是要守上一年的。所以還算輕鬆。
李決現在的功課也多了起來,除了小書房的功課,唐朝也會給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題,讓他去思考。當年折磨了唐朝好多年的兔子腿和雞腿,終於傳給了李決。讓李決去頭疼的那百隻的兔子和雞裡,倒底有多少是雞,多少是兔子了。
等到冬天收租子的時候,唐朝又決定還是讓李漱把李決一併帶出去。他是長子,在沒有父親的時候,必須要立起來。將來家裡收租的事情,總不好一輩子都要靠李漱。
而且唐朝讓兒子讀書考取功名,不但是因為這個時代這個職業綜合地位上,比其他工種更好一些。也是希望自己家的兒子能有個好前程。但這並不代表,她想要養出一個手無敷雞之力,分不清精食和種子的書呆子。
長子的未來,唐朝覺得按著現在的軌跡,是不用再過多的干預了。再一個男孩是要散養的。管的太多,也不好。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是遇事沒有主見的。
而幾次回家來,最讓唐朝覺得驚喜的便是李凝了。也不知道雲姬是怎麼做到的,竟然讓這小丫頭片子不但懂事了,身上還出現了一點點似有若無的氣質。要知道這才半年左右的時間呀。
因此整個家裡,除了唐淨因著總喜歡坐在學步車裡往外面瘋跑,所以曬的有些黑外,其他人都挺好。
這麼長時間,李狗蛋失蹤所帶著陰霾的日子總算是過去了。
唐朝偶爾也會想著,從來時間都是如此的。讓很多的美好,變成了回憶,讓很多的傷痛,變成了永恆的傷疤。
日子是真的很平靜。直到一封江南的來信打破了這份寧靜。
“老太太,奴婢帶著寶二爺來給您老請安了。”唐朝抱著寶玉,自碧紗櫥過來便聽到史氏的說話聲。
“哎呦,祖母的寶玉來了。快抱來,就放在榻上,”史氏一看到二人過來,連忙笑著指了指她身處的榻。
唐朝彎了下膝蓋,輕輕地行了一禮,便將寶玉放了上去。
半歲大的寶玉長的很是可愛白淨。自從上個月開始,史氏便總說寶玉長的像賈代善。倒也多給了三分偏愛。
雖不及大房的三個孫子,卻比他哥哥賈珠小的時候強多了。
側站在一側,微笑地看著祖孫逗話,唐朝心中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無法言語的低落。
她家的那個傻子,總喜歡將兒子放到脖子上。還告訴兒子是騎大馬。
她想他了。這麼長的時間了,她是真的不報任何他還生環的希望了。
可是她仍是希望他還能活著回來。
......
“唉,老二媳婦也是個沒福的。年紀輕輕便去了。留下這三個孩子,可真疼死老婆子了。”史氏看著天真不知事的寶玉,心中難掩悲傷。
“老太太說的是,自弟妹嫁進來,我們妯娌一直和和睦睦的,從未紅過一次臉。自來都是你敬著我,我敬著你。哪想到,會這麼早,就到了天人永隔的這一天。”頓了頓,張氏拿著手帕試了淚,又接著說道,“再過幾天,便是十月了。回頭在家廟裡,請幾位京城裡有名氣的高僧。念上七七四十九日的經文。老太太看,可使得?”
十月一,燒寒衣。這是和清明節一般的日子。
史氏點頭道好,又想了想,補充了幾點。人活著的時候也罷了,死後的頭一個十月一,怎麼也要風光一回。這一點無論是史氏還是張氏都覺得非常有必要。在張氏看來,只要不違了制,怎麼風光怎麼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