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八章
即便是一府的大管家,那也只是個高等的下人罷了,所以他的心思是不在主子眼裡的。主子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那是信得過他。若是這一點都幹不好,還有什麼怨懟情緒,主家也不是沒有人可用的。
深刻明白這一點的賴大一家,是真的悔不當初了。當奴才下人的,竟然還想要主子的強,活該被收拾。
不過,也是這幾年遭了些罪,賴大一家,包括賴嬤嬤都有了早些脫籍出去的想法。她兒子也老大不小了,這長年累月的奔波,身體哪受的了。
不過賴嬤嬤又想到大孫子的前程,便想著再等幾年,等到大孫子正式授了官,再全家脫籍出去。
反正大奶奶管家比以前大太太管家時還要嚴上三分,一年那麼一點的油水,還不及曾經的一個月的呢。犯不上再在賈家靠著了。
而且等到大孫子得了官職,全家跟著去任上,也是一個理由。當了那麼多的下人奴才,臨了臨了總要作回主子,翻回身,才不枉這人世走一遭。
不過此時算計得很好的賴家人,卻沒有想到,真等到他們離開賈家的時候,賈家也不需要年年歲歲的讓人去南邊了。
其實賴家還想到了一個原因,府中的幾個哥兒讀書做學問都比一般人長進,將來授官外放,指日可待,到那時,豈不更需要忙碌奔波。而那時,天南地北,豈是一個江南便可了的。
江南,林家。
林家得了個孩子,雖然是個閨女,但也是如寶似玉的捧在手心裡的。多年的一脈單傳,林家就沒有過兩個孩子的時候,更別提還能得個閨女了。
林如海雖然遺憾不是兒子,但總比這幾年間的膝下荒蕪強。
有,總比沒有強。
於是不但親自為孩子起了乳名,還特特讓人去府外施粥放糧。
若說這些人裡,最覺得不足和遺憾的便是賈敏了。她是真的太迫切的需要一個兒子了。於是也顧不上母親和孃家大嫂的勸說,自從出了月子開始,也和二房趙姨娘一般積極備起了孕。
林家幾代單傳,五服內連個親人都沒有。林氏宗族也不比林家強到哪去。就是過繼,都沒有可選擇的。若她和林家的那些妾室再不生出個兒子來,林家的香火就真的斷了。
坐產招婿?有志氣的男兒誰會願意。世家大族也丟不起那個臉面。貧民子弟,教養信義,誰又能相信。再招進來個居心叵測之人,林家百年清譽毀在旦夕。
這樣的後果,賈敏自認擔不起,死後也無臉去見林家列祖列宗。因此,拋開生死,嫡庶,只為林家能有一息男嗣流存。
於是賈敏帶著林家的妾室們便活動起來了。
不過雖是如此,賈敏也覺得自己再次授孕的可能性比其他沒有生產過的人要高一些。果然在不要命的進補和行房下,賈敏數月後,又有了身孕。
不過此時賈家,注意力早就被按治守妻孝一年的賈政吸引了。
張氏協助著兒媳婦水氏剛忙完忙著給賈敏準備的禮後,史氏又催促著要給兒子挑媳婦。
說來也是好笑,賈璉的年紀也到了,張氏也是準備要給二兒子相看姑娘了。同樣是人家的二兒子,但擇偶的標準卻是沒有辦法比的。
史氏的二兒子賈政,當初成親的時候,王家之所以將嫡女嫁進來,不過是看在榮國府和榮國公的面子上。然後又聽說賈政善讀書,人品方正。
對於四大家族來說,他們太需要一個文官入朝了。於是被寄予厚望的賈政,便娶了王家的嫡女。
可那時候是原配,身份高一些也無妨。而且那個時候賈政年紀輕,正是讀書的年紀,眾人將他當成一支績優股,自然願意先行投資。
可現在卻不同了,賈政考來考去,啥也沒有考中。然後老爹死了,給了一份功名,一下子便少奮鬥幾十年,直接成了五品的員外郎。
可賈政不但是少奮鬥了幾十年,竟然還真的不奮鬥了,幾十年的工部員外郎下來,硬是要將牢底坐穿。
這個時候,眾人也不會再對賈政以後的前程報什麼希望了,而且熬死了原配,還有了四個孩子,光是嫡出子女便佔了三個。這樣的人,誰家的好姑娘會看得上他?最重要的是,有些門路眼線的人,都知道大房二房早就分了家,不但兩房分家,二房內部也是分了家的。長子繼承的那份家業早就分了出來。
這麼一個半空架子的親事,真的有前途嗎?
別看是正經嫡出的榮國公之子,但誰讓榮國公幾十年前就去了地下玩三打一了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