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紅樓之奶孃的奮鬥,外鄉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去。
說來,前面四個套院裡,也就只有最靠外面的那個院子是空著的了。無論是張氏和水氏捨不得賈芝去住最外面的院子,還有史氏也是不捨得她的兩個心肝寶貝住的離自己太遠。反正透過一通運作,張氏在充分的考慮了個人喜好後,將賈珠兩口子移到了賈政所居的梨香院旁邊的那個院子。
至於那院子裡的東西,張氏想了想,便移到了老太太院子裡,一個只有三間房的小小的挎院裡。反正在張氏看來,她算是仁至義盡了。
原著中賈璉和鳳姐長住的那個院子。本來那個院子,張氏一早就打算好了留給賈璉成親後搬進去住的。可惜了,張氏實在無法也不願意跟她‘最喜歡’的兒媳婦秦氏住的那麼近。
於是生平第一次情感戰勝了理智,不但將賈珠倆口子移了出來。還將東院後面的那個院子指給了賈璉倆口子。
那院子裡養了幾株好梨樹,年年開花都壓滿了枝頭。再加上那院子是多年前先國公爺養著小戲子的院子,倒也精巧。
現在家裡也不養戲子了,白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讓賈璉倆口子住那裡呢。
而他們搬出來的院子,便是寶玉和賈芝叔侄倆的了。
至於賈琮強烈要求搬到最外面第四個小院居住的事情,便被無情的駁回了。不過在賈琮的軟磨硬泡下,張氏也只是同意讓他搬到第三小院中居住。將靠近內院的第一,二院子留給寶玉,賈芝。
今年都十七的賈琮馬上就要說親了,這個時候張氏怎麼可能讓他再折騰。自打知道賈琮對李凝有了些心思後,張氏思來想去,還是不想同意這門親事。
不為別的,只是李凝的小叔娶了自家的侄女,自家的兒子再娶了李凝。這關係輩分豈不是亂了規矩。雖然這世上知道李漱媳婦身份的沒有幾人。但張氏自己的心裡卻是過不去這個坎。
先說家世吧。三品爵位家的嫡幼子,分家也不會有多少的財產。本人雖然上進,也考上了舉人。但將來是什麼個情況,誰也不敢打包票。
而李凝呢,一個進士的叔叔,一個少年舉人的哥哥,還有一個七品武官的爹。這樣的身份其實嫁給賈琮,也算是可以了。
畢竟張氏就算是再討厭秦氏,恨她拉低了自家兒子娶媳婦的標準,但也不得不找一個身份比長媳和次媳都要低一些的小兒媳婦。
廢太子的私生女,明面上也不過是五品官家的養女。和一個七品官的嫡長女有什麼區別。而且據張氏所知,再有兩三年,李狗蛋就有望調進京城。到那時,再番運作,正七品的京官是跑不了的。
要知道地方官想要留任京城,官職都會想應的降下一級半品的。但李狗蛋有他們家在背後立著,原職留京也不是不可能。
再說說本人吧。李凝很好,她也喜歡。被侄女手把手教養大的姑娘,非常有她張家女兒的品格。若是李凝能夠嫁進來,張氏相信,她一定會最偏疼著李凝的。畢竟這小姑娘也是自己看著養大的。就算並不在府中,隔三差五,也會到府中玩的。
無論理由多麼的充分,選擇多麼的正確,當父母的,尤其是疼孩子的父母,從來都扭不過孩子。少年慕艾,本是無可厚非,又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情分。除了成全,難道要自家兒子一輩子都帶著這樣的遺憾。
沒有辦法,在最後確定了賈琮的心思後,張氏也只能順著老兒子心思,認真看待這門婚事了。
張氏和賈琮的這些心思,唐朝倒是一點也沒有發覺。有的時候賈琮跑到他們家,唐朝知道了,也沒有當上一回事。
她姑娘今年才十二歲呀。這得多有想法,才會惦記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
也是因著李凝今年才十二歲,張氏沒有辦法現在就提親。就算是現在提了親,以她所知道的唐朝的心性,也是要讓姑娘十五六後才出嫁的。
而現在提了親,這幾年李凝都不方便再進府了。既是如此,還不如先跟唐朝打聲招呼,然後先慢慢地過著。等到了年紀再提親也不遲。
聽到了張氏的話,唐朝當時就蒙了。“太太,我們家並沒有那個意思的,我們小門小戶的,哪裡能高攀的起呢。”這樣的大家族,唐朝怎麼能夠放心讓自家姑娘進來呢。
榮國府很好,賈家也不錯,大太太人也和善,琮哥自己也上進,從哪一點看,都是不錯的人家。只是可惜,她在賈家的地位,她姑娘要是嫁了進來,豈不是要低人一等。
唐朝的話,張氏可不願意聽。但她還沒來的急說別的,就聽到了賈琮又犯驢了。
啥事呢,在所有人都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