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5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腰間的一個山坳裡也有一株更老的,開得極好。”
林如海和黛玉大喜。
紫鵑心思也細,問道:“你們去尋時,可見到有別人沒有?”林如海和黛玉尚且在這樣大雪下出來訪梅,何況別人?聽到這裡有梅,必也會來。
林如海心頭一凜,點頭也這般問了幾句。
那小廝自然明白他們問這句話的用意,連忙陪笑道:“四處瞧了,盡是厚厚的積雪,有些野雞爪子印,除了咱家的,沒見別人腳印。”
林如海聽了,方叫他引路,攜黛玉紫鵑兩個踏雪而往。
及至轉過山坡,便聞得一股寒香撲鼻,定睛一看,果見一株極老的紅梅傲然挺立,並不在山腳,略往上些,四周雖有積雪掩映,仍能看出怪石林立,必是這樣,才沒叫人將它移了回去。這株老梅樹幹極粗,其上枝條橫生,十分雜亂,很有些細枝被積雪壓彎了,然而經四周雪景一映,未曾被白雪包裹的幾點梅花開得正好,越發顯得如胭脂一般,好不精神!
黛玉極口讚道:“好花!這才是天然風景!外祖母家和咱家都是後來種的,雖然精緻好看,但哪有這裡的有趣?若來幾隻麻雀騰挪跳躍,就越發如詩如畫了,我須得做首好詩來配它。”一面說,一面垂頭尋思。
不料偏在這時候,撲稜稜地從上面飛來十幾只麻雀,落在梅花枝頭,嘰嘰喳喳,騰挪跳躍間震落許多積雪,露出冰雪底下更鮮豔晶瑩的梅花來。
紫鵑掩口笑道:“好麻雀,果然湊趣,已是如詩如畫了,姑娘的好詩可做得了?”
黛玉早已得了一律,信口吟出。
林如海笑道:“若改一字就更好了。”
黛玉忙問是哪一個字,林如海才說出來,卻聽對面那裡傳出一個聲音來,笑道:“若改了這個字,反倒不像是閨閣口氣了。”
隨著聲音,轉過一老一少兩個人來。
黛玉連忙背過臉去,躲到林如海的身後,紫鵑暗暗瞪了說沒有人來的小廝一眼,不是說沒有人跡麼?怎麼這就有人來了?她倒也明白,必是自己這些人從這邊方向轉過來,他們是從那邊方向轉過來,所以先前才沒碰到,也沒見到他們的腳印。再者,大雪紛飛,積雪越來越厚,便是有腳印,只怕也被新落下來的積雪遮蓋住了。
林如海卻迎了上去,拱手道:“江老太爺來了?莫非也是為尋梅而至?”
江老太爺?米壽之人了居然也在這樣雪天出來?紫鵑看了一眼,是個戴著金藤笠、披著玉針蓑、踩著沙棠屐的一個老漁翁,他身邊的一位少年公子紫鵑卻認得,正是曾有一面之緣的江鴻,也和老漁翁一般打扮,不過他卻是一手提著魚簍,一手拿著兩根釣竿。
江老太爺笑呵呵地道:“我家在這裡有個莊子,我近來不耐煩京城裡的紛擾,就住在這裡,今兒一早出來垂釣的,獨釣寒江雪。回去的半路上忽然想起這裡兩株野梅該開了,就催我小孫子扶我過來瞧瞧。倒巧,竟遇見了你,又聽女公子作詩,此詩一出,愧煞多少鬚眉也。”
聽到他說獨釣寒江雪,看到兩根釣竿的紫鵑不覺一笑。
而他的孫子這會子已經呆若木雞了,差點沒跟上自己祖父的腳步,等他反應過來,已經落後了好幾步,連忙跟上去,然後放下魚簍釣竿,恭恭敬敬地向林如海行禮問好,心中卻是翻江倒海一般,他剛剛看到了一張晶瑩剔透的面容,清晰地看到了她的眉眼口鼻,再不是模糊一片,可惜只有驚鴻一瞥,如今她已經背過臉去了,只能看到大紅羽緞鶴氅下的背影。
聽到自己祖父對那首詩的誇讚,江鴻在心裡深為贊同,確實是好詩,自己有所不及也,也許只有那樣靈氣逼人的姑娘才能做出這樣晶瑩剔透的詩作。
難道自己的舊疾已經好了?想起印在心頭的一張面容,江鴻忽然一喜,趁著林如海說不必多禮時起身,看向林如海的臉,可惜依舊是模模糊糊,看不出是何等樣貌,幸喜上回去林家道謝,已經深深地記住了林如海的言談舉止,即使換了衣裳,亦能辨認出來。
林如海聽了江老太爺的話,即使心裡很得意,嘴上也不說,而是謙遜地笑道:“老太爺過譽了,不過是讀幾本書,就來這裡賣弄罷了。”又叫黛玉和紫鵑來拜見江老太爺。
江老太爺年紀老邁,又有林如海在場,已無需避諱。
而江鴻雖然急於再看黛玉一面,但也謹遵禮節,低頭退後幾步,半轉過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