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之間,柳氏忍不住暗暗佩服佩服史鼐夫婦和衛父衛母。
從明面上來看,衛若蘭和史湘雲一個是世家公子,一個是侯府千金,年紀相配,才貌相當,真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任誰聽了,不知詳細內情的都要說兩家用心。
實際上呢?都是表面風光。
衛母不想給衛若蘭挑選真正的名門千金為妻,無非是不想讓衛若蘭有妻族之力可借,所以選了自幼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姊妹的史湘雲,一點都不用心。
史家的想法倒是容易讓人理解而不鄙棄,以史湘雲的身份,和衛若蘭定親,已是史湘雲的福分了,接下來才好為其他女兒們說親,哪怕衛若蘭在衛家不如弟妹受寵,但也是才貌仙郎,身份出身也高,底下女兒們說親的人家門第也不會差。
聞得衛若蘭想退親,柳氏提到衛父和衛母不會同意衛若蘭退親,又提到了史鼐夫婦如今並不在京都,十月份才出京,恐怕還沒到任上,即便回京談退親一事也是三年之後的事情了。
“說到這個,起先我想史家定是受不了京城中對他們家的嘲諷,說他們家苛待侄女,才想辦法外放出京,等風聲平息再回來。現在見到你,我怎麼覺得史家有點怕你們家知道史湘雲的所作所為然後提出退親的意思?”柳氏突然開口,仔細想一想,不是沒有道理,“史家二姑娘三姑娘也到說親的年紀了,誰家不在京城說親,非到外地?保齡侯外放,保齡侯夫人大可帶著姑娘們留在京城,等定了親事後再去任上團聚。”
衛若蘭一怔,遲疑地道:“不至於此罷?我看史家其他人倒還規矩。”
他也見過史家的公子,撇開史家內囊罄盡所致的儉省,其餘方面史家做得很周全,就是他們家已經窮了,接人待物都是好的,沒有比別人家差過,即使人人都說保齡侯府苛待史湘雲,明眼人如衛若蘭也清楚史家對史湘雲一點都不差,該做的都做到了。
柳氏擺了擺手,“世上就沒有不可能的事情,誰知道呢?可惜他們已不在京城,到底是不是如此想法,我們不得而知,只能胡亂猜測一番。”
衛若蘭忍不住問道:“三姐姐,當真沒有辦法退了這門親事?”
柳氏嘆了一口氣,點頭道:“暫時沒有。就是有,我也不是你的父母,不經過你父母的同意,和保齡侯夫婦的同意,退親是完全不可能。”早知史湘雲定親後還是這麼個性子,當初就該想方設法地破壞掉這樁親事,哪怕尋個門第略低但行為規矩的都比她強。
衛若蘭咬了咬牙,滿心憤怒和無奈。
他今年已經有十四五歲的年紀了,又因繼母對他如同隔靴搔癢,故知事甚早,柳氏這麼一說,他就知道自己的婚事至少在三年內沒辦法退掉,三年後也不能確定。三年,他當然等得起,可是想到史湘雲冠著自己未婚妻之名住在榮國府裡,每日和賈寶玉一干人東遊西蕩,吃喝玩樂無所不為,他幾乎就能想到身邊人笑話自己的模樣。
世道就這樣,未婚妻不規矩、未婚夫浪蕩,世人都會笑話有不規矩未婚妻的男子,也會笑話有浪蕩未婚夫的女子,就算嘴裡不說,心裡也會幸災樂禍,尤其是這個年紀結交的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向來不如年紀大的人穩重。
即便是不喜歡出門的賈寶玉也結交了不少世家子弟,何況受到正統教育的衛若蘭?和馮紫英沈青雲一干人玩得比賈寶玉還好,時常互相打趣。
像江家和林家議親,定下三年之約,親事雖未定下,但誰不羨慕?
從訊息傳出來起始,江家就不再替子說親,也不對,自始至終江家就沒為江鴻向誰家提過親,一直都不曾說過。林家倒有人提親,但沒應過,如今也不再接待媒人了,規規矩矩,江鴻和林姑娘也沒傳出行止不當的閒話,可見這才是禮節。
江鴻是好的,林姑娘也是好的,不相信外面傳說他們名聲的人也不是沒有,但家家戶戶都有人應酬交際,親眼見過就會逐漸瞭解,逐漸清楚是否名副其實。既然沒有不好的話傳出來,那必然名聲必然不是假的。
反觀史湘雲都和自己定親了,還這般百無禁忌,怎能不讓人傷悲?
衛若蘭眼裡含淚,道:“三姐姐,我不在意史大姑娘父母雙亡,也不在意她有無嫁妝,橫豎封妻廕子靠的自己本事高低,因此,只盼著她行事穩重有分寸而已,怎麼就這麼難呢?誰家的女孩子們定了親像她似的和寶玉打打鬧鬧,半點兒不知忌諱。怪道今年夏天我見寶玉佩的一個扇套子有幾分眼熟,繡工可不就和文定那日史家的回禮有些彷彿。現在回想,寶玉竟有好些隨身針線都是出自史大姑娘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