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以後也能做個好父親,所以她不擔心陸家弟妹的品行。
家庭的薰陶,對人的成長很有影響。
歹竹確實能出好筍,但機率很低,家庭教育始終影響終生。
紫鵑應酬得多了,知道得也多了,只要不是利慾薰心意欲攀高枝的人家,也沒有其他不得不和人結親的緣故,越是門風清正的人家,在給兒女說親的時候越會注重對方的品行以及其家人的性情。馬婆子聽她說寶琴極好,顯得特別高興,也是這個原因。
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關乎到各個方面。
雖然影響了邢岫煙的終身大事,但紫鵑覺得薛蝌和薛寶琴品貌確實一流,所以在薛寶琴跟前說起陸家,陸家的一些事情她沒有瞞著寶琴。
病母不在跟前,薛寶琴可以說是和哥哥相依為命,自小就聰明懂事,聽完這些,心裡格外歡喜,最後一絲擔憂化為烏有,笑眯眯地道:“其實我們都知道陸家很好,陸大爺不嫌棄我們家滿身銅臭之氣,將妹妹許配給我哥哥,我們兄妹兩個心裡都極感激。沒想到聽姐姐這麼一說,比我們知道的好了十倍。謝謝姐姐告訴我,等我告訴我哥哥,我哥哥肯定更加歡喜。”
薛寶琴模樣兒長得好,宛若稀世明珠,笑眯眯地說話,聲音軟軟甜甜,帶點兒金陵的口音,令人看得賞心悅目,聽得心裡也格外舒坦。
紫鵑只想著,不知寶琴和梅家的親事會不會成。
誰知,從賈家回來,黛玉想著寶琴性情為人,便下帖子請她和諸姊妹們賞花,又因寶琴跟隨其父走遍許多山水,少受世俗束縛,天真又可愛,黛玉心裡羨慕異常,獨留寶琴住了三兩日,猶未回去,薛家忽然來人報信,說梅家打發人給寶琴送東西來了。
雖然只有幾樣茶果點心,但卻令薛寶琴心中一寬,眉宇間偶爾閃現的愁緒一掃而光,匆忙向黛玉和紫鵑告辭回家。
梅翰林是外放了,可是梅家還有人留守京城,至少梅翰林之子就留在京城讀書。到了外放之地他的確可以繼續讀書,但外放之地哪有京城來得便宜?清江書院在京城,國子監也在京城,除了江南以外,京城的資源遠勝外地。
薛寶琴隨兄進京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薛蝌拜見過賈家後不久,就曾往梅家拜會過,原著上沒詳寫此事,禮數上卻有。
可惜,梅家待薛蝌淡淡的,也一直沒有什麼動靜。
同樣是定了親,紫鵑就常常收到陸家送的東西,黛玉和江鴻尚未定親,江家就以女眷的名義給黛玉送禮,梅家的沒動靜,越發顯出對這樁婚事的不滿。
此時梅家來送禮,紫鵑略一思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第一就是梅家之子尚未進學,現在清江書院讀書,雖不在陸恆的啟蒙之班,但陸恆是清江書院的先生,以後功名越高,只怕教的就不是啟蒙之班了,啟蒙之班也有許多權貴子弟,今陸家和薛家結親,梅家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把這件事放在心裡;第二件事就是寶琴和黛玉交好,就憑賈家下人傳播閒言碎語的速度,梅家不可能打聽不到訊息,也必然會考慮寶琴和黛玉的交情。
紫鵑能想通其中的道理,黛玉也能想到,幽幽一嘆,道:“利之一字,害人不淺。”又問紫鵑薛家怎麼和梅翰林結成了親家,黛玉固然不在乎門第,但世人講究門當戶對,梅家如今瞧著不像是願意結親的樣子。
這件事,玻璃早打聽到具體情況了。
天氣寒冷,百無聊賴,紫鵑精神一振,原著沒有詳細寫明的,果然只有經歷了才會知道來龍去脈,梅家和薛家結親也是有所圖謀。
薛寶琴和梅家定親是在五年多前,五年多前薛寶釵十歲,薛蟠十二歲,薛大老爺還沒死,薛家也沒衰敗,薛大老爺仍是王子騰的妹婿,賈政的連襟,和薛大老爺的兄弟結親,梅家就和榮國府、王家成了拐著彎的親戚。
梅家是士族,有地位,但家境清寒,根基淺薄,若沒幾門得勢的親眷只怕官職難以維持長久,賈史王薛幾家很有實力,賈史王家肯定看不上梅家,於是梅家瞄準了薛家,可以人財兩得,但人家薛寶釵志向高遠,又遠在金陵,最後就剩下當時在京城的薛二老爺了。
薛家根基深厚,家資饒富,薛二老爺疼愛女兒,又疼惜女兒的人才,不想讓她嫁入商賈之家受人鄙視,何況“高門嫁女,低門娶婦”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俗語,於是兩家是一拍即合。
原著中薛姨媽說是薛二老爺將寶琴許給梅翰林之子,其實不是,誰家像薛姨媽家那樣上趕著男方好結金玉良緣?根據玻璃打聽到的真相,是梅家提親,薛二老爺應親,正正經經地走了結親的流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