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8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了賈母的十萬兩銀子和二房的五萬兩銀子,就差十餘萬兩銀子了,賈赦肩頭之擔瞬間大減,唯恐賈母和王夫人反悔,他急急忙忙地先把這十五萬兩銀子送往戶部交給劉尚書,然後回來假仁假義地對外宣稱自己正在賣梯己東西,也替大房出五萬兩銀子。
其實他的確找好了買家賣東西,早在上個月就談好了,但所賣都是公中庫房裡的珠寶古董物件,金銀器皿也直接找戶部幫忙澆鑄新錠,隨便回府裡報一筆損耗,再多賣幾件富麗堂皇的珠寶擺件兒,自己許諾的五萬兩銀子就出來了。
反正賈母和王夫人都是婦道人家,深居簡出,對外面行情物價一概不知,不然底下的下人採買不會虛報十倍。
賈赦從來不做損己利人的事情,壓根就沒想過用自己的梯己還債。
林如海知道底細,不禁搖頭嘆息,兄弟鬩於牆,非興盛之道也,不過他也無從勸起,根據他所想,倘若賈政果然是恪守禮儀的君子,就該讓出榮禧堂,而不是一住數十載。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他若是賈赦,也必會對賈政起不滿之心。
林如海一直都不清楚為何賈政會住在榮禧堂,而賈赦一直住在成婚時住的東院,也不明白賈政是如何坦然行一家之主之事。若說出自賈母之意,沒聽人說起,若說是賈代善臨終遺言,更不曾聽過,只依稀記得賈代善去世,賈赦和賈政丁憂三年,賈赦因守孝未曾挪進榮禧堂,榮禧堂空了二年有餘,待除服之後,賈政忽然就大張旗鼓地搬進榮禧堂了,賈敏也不知其中的緣故。林如海原想向賈赦詢問,又恐觸到他的痛處,便沒有提起。
這二年,林如海冷眼旁觀,確認賈母偏心之極,只怕賈政能住進榮禧堂有賈母的緣故在裡頭,就是不知道怎麼辦到的。
經賈赦還債一事,榮國府雖未被他掏乾淨,但依林如海所知,銀庫裡已經空空如也,庫房裡的東西也已經所剩無幾,賈赦跟他說過,目前最貴重的是各處房舍和田地、鋪子等,賈赦早早地把契約握在手裡,到時候除了祖產外,其餘和賈政平分,不是不能接受。
林如海想了想,建議他道:“大兄趁此機會,不如置些祭田。”
賈赦不解,連忙請問有什麼說法。
林如海便道:“雖說富貴榮華,但物極必反,料想大兄也曾聽過‘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之語,自古以來皆如此,並非人力可保。我們林家傳至今已有五代,正應了傳下來的那一句話,乃雲‘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再看府上,兩代國公,如今又出了一位娘娘,為了省親耗費不知凡幾,當成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莫若依我之見,趁如今的富貴,在祖塋附近多多地置辦些房舍、地畝、田莊,一則祭祀供給皆可出自於此,不必府裡再撥銀子下去,減了府裡的開銷,二則將來便是有了罪過,別的入官,獨祭祀產業不入,仍能維持生計。”
遠的不說,單他這二年打探到的訊息,賈家就很有幾樁罪過難消,鳳姐仍在為非作歹,尤其是寧國府秦可卿之死連他都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只覺得必有內情,不然不會逾制用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棺木,也不會驚動王公貴族無數乃至於戴權親祭。若寧國府之事似他所猜測那般,到時候事發了,再加上賈珍的種種作為,勢必連累榮國府。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林如海在官場沉浮多年,又因早有置身事外之意,反倒看得更清楚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所言不虛也。
賈赦唬了一大跳,忙道:“難道我還了銀子竟還不夠?”
結清戶部的欠賬後,他忽然得到了保寧帝的嘉獎,雖然不是直接進宮面聖,而是大明宮內相戴權親自送來當今所賜的如意和金盃玉碗等物,但是足以說明當今對他這番舉動的讚賞之意,這件事他沒做錯,既了結後患,又在當今跟前掛了號。
正暗暗得意之際,聽到林如海這番言語,賈赦細想片刻,只覺得不祥,亦是心驚肉跳,如今他極信林如海的本事,毫不懷疑。
何況,他一生至此,也沒少做過倚仗權勢之事,聽了林如海這話,不免心裡有鬼。
林如海笑道:“此只了結一項而已。不說別的,逾制之罪,大兄不能否認罷?雖說榮國府乃是當年老國公爺和岳父打拼下來的家業,是傳給子孫的祖宅,又系敕造之所,但大兄爵位不過是一等的將軍,府邸規格卻如從前,若沒人追究也就罷了,四王八公十二侯哪家都如此,不襲王爵也稱王爺,如果來日有人彈劾,豈非一罪?何況,府中生齒日繁,主僕人等未免良莠不齊,底下為非作歹,大兄不知,然為一家之主,卻得承擔治家不嚴之罪。”
他不好與賈赦明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