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7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況黛玉又是榮國府的外孫女,北靜王妃既來,南安太妃、東平王妃、西寧王妃並諸國君夫人等也都來了,外面又有永昌駙馬、忠順親王並北靜王爺等。
江老夫人雖無誥命,但她是帝師之妻,感念黛玉救么兒之德,亦隨江老親至,立時便被眾人奉到上座,概因外面許多官客都是江老太爺、江老兄弟的學生。
皇族中本來以永昌公主輩分最高,但永昌駙馬卻是江老太爺的學生。
女孩子中以顧嫻為首,凡和黛玉好的都隨母而來,心下也暗暗替黛玉感到歡喜。
紫鵑目不暇接,心想這才是正經的大場面,黛玉第一次出席這樣重大的場合,又是因她拜乾親而舉行,雖是忐忑,但不負李夫人的教導,言談舉止絲毫無錯。
人既多,場面未免就有些雜亂,多是相互見禮,唯恐失了禮數,與人寒暄過後,江老夫人拉著黛玉的手不肯放,一面細細打量,一面笑道:“好孩子,我還沒親自謝你呢,多虧你那日仗義出手,犬子才得落得一個平安。”
黛玉連稱不敢,道:“王妃已親自登門致謝,愧不敢當,如今如何當得起老夫人此語。”
江老夫人道:“當得起,怎麼當不起?你救了的可是犬子一條命。”
說話的時候,早有跟隨老夫人來的下人將表禮送上,果然極豐厚,俱是金玉飾物,琳琅滿目,江老夫人猶不滿足,只說太簡薄,又摘下腕上一對活的羊脂白玉絞絲麻花鐲,遞給黛玉道:“今日咱們孃兒倆初見,又是你的好日子,倉促之間竟無敬賀之物,這是前兒皇后娘娘賞賜下的應季之物,權作今日賀禮,請千萬別嫌棄。”
黛玉知道不能婉拒,忙雙手接了,回身奉給金夫人,金夫人便和她一齊謝過。
江老夫人見到金夫人,登時觸動心事,問道:“早聽說你已尋到令堂,今兒可來了?說起來,我和令堂也是有幾年交情,聽得她出事,心裡著實擔憂,偏生長安城距離江南有千里之遙,我這個老婆子遠行不得,也未能援手,竟不知如何了。”
金夫人的兄弟李喆曾經在江老太爺執教的書院裡讀過書,並不是江老太爺的入室弟子,但也以學生自居。當日他追隨義忠親王,替義忠親王謀劃,江老太爺和江老便曾勸過他,與其爭奪從龍之功,倒不如中立,無功亦無過,誰知他不聽,果然就出事了。
本來,依李家之過,是不可能得到赦免的,是江老太爺和江老向保寧帝進言,說李家是少有的正經人家,雖跟錯了人,但不曾做過傷天害理之事,罪不至死,方得一赦。
這件事,除了江老太爺和江老、保寧帝外,別人都不知道,江老夫人也不願意提起。
金夫人亦不知此中緣故,只道弟侄得赦是當今為君之道,聽江老夫人問起老母,忙含笑回答道:“今兒我認女兒,是大日子,豈能不來?本該拜見老夫人,只是孃家身份尷尬,怕衝撞了老夫人,方未敢過來。”
江老夫人擺手道:“何至於此,有我在,誰敢笑話她?”
金夫人聽了,方引李老夫人和李夫人前來拜見各位。
李家人早在受邀之列,原不肯來的,然而經不過金夫人和黛玉相繼解勸,又得到喜信,人逢喜事精神爽,便都來了,一個不缺。
李老夫人和李夫人經歷了這場變故,滿臉風霜之色,仍然是進退有度,有禮地拒絕了各人的謙讓,安穩地居於末座,不與眾人同列。旁人投過來的目光是嘲諷也罷、嘆息也好,都沒有影響到她們的心情,其雍容風度使得在場者無不讚嘆。
雖然李家如今的確是壞了事、落了罪、入了官,但越是有見識的人們越是不會看輕了他們,而今日來的多系這般人物,極少有不知深淺的。
再說,江老夫人尚且如此厚待李家,何況她們。
原因何在?乃因李家人沒有死絕,家主並其子僅僅是流放,誰能說他們沒有翻身之日?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家是長久富貴還是長久衰敗。而且,李家人的教養和氣度仍在,他們懂得的侍書禮儀並沒有隨著他們獲罪而消失,這是許多暴發新榮之家不可與之比擬的。
紫鵑看在眼裡,驚歎在心裡,雖然這些人很多都是認為李家有起復的可能,但更多是因為這些人所具備的大家氣派,在這種場合上,像那種直白諷刺嘲笑別人的人幾乎見不到。
有人見黛玉和李夫人十分熟稔,李夫人待她也是十分可親,倒不像是因金夫人所致,忍不住開口詢問,黛玉亦無懼流言,坦然地道:“我自幼失母,伴隨老父這幾年,一直都有聘至家中的李太太親自教導,方有今日不曾失禮於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