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4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顏色都偏向厚重,圖案也十分大氣。
做了沒兩天,就至五月初一,榮國府去玉虛觀打平安醮,除了出現一個金麒麟,也沒發生別的新鮮事。黛玉第二日就不去了,在家歇息兩日,準備江老太爺五月初五的米壽之喜。
這一日江家大宴賓客,不似賈母那般宴客分先後,無論尊貴與否,江家皆於這一日待客。
四月下旬就有許多人往江家送禮,林家送了兩份壽禮,一份林家的,以林如海的名義所送,林如海也是頗敬佩江家的風骨氣節。一份是黛玉單獨上的,乃是命人走訪百位德高望重的耄耋老人,請其書寫壽字,然後請數十位繡匠趕繡出來的百壽圖。
在初見江夫人之後至今,短短十幾日內做好這份壽禮,耗費的心血不可估計,要知道整個京城才有二三十個博學多才的耄耋老人,其餘皆是外地的。
江家既請黛玉,自然不能不請林如海,因此林如海也去拜壽。
不過,黛玉並不是隨父前往,而是跟金夫人一起。金夫人孃家和江家淵源甚深,其餘多是江家的世交,多系大儒之家,及其學生之家,又因江家名盛,滿朝文武十有八九都想去拜壽,奈何江家雖是大辦,也不願張揚,除學生外,只請有限的幾家。
因此,沒得去拜壽的人家只能打發人送上壽禮,誰知也都被江家謝絕不受。
紫鵑心中忖度,江家大宴來的客人比之賈母大壽時多了十幾倍,場面卻不如賈家的奢華,擺在堂上的壽禮也少見富貴,多系字畫書籍筆墨紙硯等,大件不過屏風,裡裡外外雖是張燈結綵,但不見珠寶爭輝,雖有笙簫鼓樂,但沒有通衢越巷。
一時禮部奉旨賜下金如意一對、玉如意一對、瑪瑙枕一對、沉香拐一對、“福壽綿長”宮綢十二匹、“富貴長春”宮緞十二匹,帑銀二千兩,比原著中賈母八旬大壽所得多了數倍。
又有後宮椒房皆遣太監送禮,絡繹不絕。
大家彼此見過,先吃茶更衣,然後拜壽,官客在前面直面江老太爺,自有吉言賀壽,堂客們不見江老太爺,遙對正堂拜壽,然後入席。
各家主母帶來的女孩子們都不在正堂和主母們同坐,女孩子們除公主郡主外,餘者都無品級,若隨自家品級高的主母而坐,位於別的公侯誥命並大儒夫人之上,實屬無禮,故都在偏廳相聚,偏廳和大廳未曾隔斷,彼此都能清楚見到。
因無未出閣的公主來,二十來個女孩子們以郡主為尊,幾家王府的大小郡主們都位於上席,顧嫻坐在次席,和顧婉、黛玉並牛蘭芳、柳馨同坐。
劉艾原也要來的,誰知餞花節那日頑得起興,不免中了暑氣,至今未愈,便不曾隨母來。
紫鵑站在黛玉身邊為她佈菜,自到江家,她就暗暗留心了,凡是和賈家常來往的那些世交應襲公侯之家十有八九都沒來,可見是江家沒有邀請,來的只有幾家王府和兩三個國公府的人,還是因為曾經隨著江老太爺或者江老學習所致。
賈家是沒人和江家有過瓜葛,就算有瓜葛,估計賈母也不會來,紫鵑認為賈母是清楚賈家每況愈下的事實,所以不愛出門應酬,怕被人看笑話。雖然賈母的誥命仍在,乃是超品的國公夫人,但是子孫不肖,一個拿得出手的都沒有,也就不好意思和人談論兒女子孫事。因此,代表榮國府出門應酬的一直都是王夫人,紫鵑隨著黛玉出門見過好幾回了。
為何不是邢夫人,很明顯,邢夫人出身寒微,性情又不好,哪怕這些年耳濡目染已經很有大家太太的氣派了,賈家也沒有一個人當她是當家主母,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都不叫她出門。在賈家人眼裡,當家主母是王夫人,五品宜人王夫人。
也難怪三春姊妹都無法出門應酬了,賈母不出門,邢夫人不出門,唯一出門的王夫人和鳳姐,哪會心甘情願帶她們出門?又不是嫡親骨肉。
酒過三巡,廳中漸漸熱鬧起來,黛玉也不用紫鵑佈菜,紫鵑便放下竹箸。
顧嫻等也都不吃了,不過席面未撤,就姊妹們說閒話,正問紫鵑有關美容養生之道,忽聽那邊大廳喧譁起來,吃驚望去,原來是有位老夫人昏倒了。
江老太夫人和江老夫人齊齊變色,忙命人去請太醫,又命人扶這位老夫人去後堂。
金夫人忽然想起偶然有一回在黛玉那裡看到紫鵑所寫的急救之法,開口阻止道:“快別動!這樣的情況可不能隨意挪動!”
聞聽此言,已經上前的江家幾位夫人奶奶立時止步,蜂擁而上的丫頭婆子也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齊齊看向金夫人,金夫人不免有些後悔自己多嘴,然人命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