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9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間林如海出宮歸家,原來午時保寧帝賜了一桌御宴,又賜下許多名貴藥材,又命他去上陽宮給太上皇請安,故直到此時方回。林如海告訴黛玉說自己以病根未盡之由向保寧帝請求致仕而不得,但得保寧帝許諾恩賜閒職,並賜假三月在家養病,旨意不日即至。
在太上皇的心腹重臣裡好不容易遇到一個不戀權勢急於告病還鄉的官員,留下來不會影響大局,保寧帝當然不願意恩准他的請求,還想借著挽留他來彰顯自己的寬宏大量呢。
黛玉聽完,又是放心,又是歡喜。
因李嬤嬤的教導,黛玉不似幼時那般對朝廷動向一無所知,她現今對朝廷中能叫得上名的官宦人家是如數家珍,也頗瞭解誰家和誰家友好,誰家和誰家敵對。
敵對最激烈的莫過於太上皇在位時的心腹重臣和保寧帝登基後的心腹重臣,這兩派隱隱地展開了一場沒有腥風血雨的角逐,乃因太上皇退位後不肯放下手中的權柄,而保寧帝又不能明著違背太上皇的旨意,揹負不孝之名。
林如海逃離這場角逐,著實大幸。
不光黛玉如此想,就是紫鵑也有一樣的想法。
次日一早,天使臨門,林如海開中門、設香案,跪迎入宗祠,紫鵑陪著黛玉在後面等訊息,內容就是林如海昨晚對黛玉所說,又有保寧帝晉升他為翰林院掌院學士,加封太子太師。
鹽課御史是從三品,翰林院掌院學士是從二品,也就是說林如海升了一品兩級,他之前的虛職是蘭臺寺大夫,從二品,如今是正一品的太子太師,足足升了三級,世人多按品級高的那個職位來論身份,不論虛實,所以黛玉跟著成了一品太師的千金。
都說錦上添花者多,林如海接旨不到半日,帖子就像雪花一樣飛進來,有道賀的、有拜訪的,有同僚、有同科同窗、有未來的下屬官員,連榮國府都派人來道賀。
伴隨著帖子一起送來的還有禮物,厚厚一沓禮單看得紫鵑眼花繚亂。
在江南請的那位太醫囑咐林如海和黛玉少思少慮,寧可勞力莫勞心,所以家中大事黛玉會過問一二,像收禮、登記、回禮、送禮以採買、收租等事都是下面各司其職。
外面送給府上的拜禮除了新鮮的吃食外,其餘都要登記後收入內庫,和賈家差不多,除非指明單送個人的才歸個人所有,林如海一一回了帖子,然後吩咐王有禮家的拿拜禮中的綢緞布匹給大家做過年的衣裳,下人按例是每人兩套,主子是一人十二套。
顯而易見,林家的下人待遇和賈家一樣,主子的待遇卻強了幾倍。
在賈家,當差的下人每季都做兩套衣裳,過年又是兩套,一年是六套衣服,根據得寵程度衣料各有好壞,有時候賈母過壽也會給下人添一套衣服,但作為主子衣服數目只是翻倍,再多就是過生日時可以做兩套新衣服,哪像林家單是過年就給黛玉做了十二套。
當然,賈家主僕們私下做的衣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賈母和寶玉、黛玉的衣服可不止每季四套,體面的下人也會得到額外賞賜的布料做衣服。
細想林家這麼做才是正確的,無關於奢華與節約,因為大戶人家的主子需要經常出門應酬交際,隨行就得帶兩套衣服方便更換,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要吃一個多月的年酒直到進了二月才算年節結束,沒有人經常穿同一件衣服出門,那會讓人看笑話的。也就是賈母年邁,不愛出門,連帶姑娘們沒有出門的機會,所以每季四套衣服就足夠了。
實際上,比起賈家偏向富麗堂皇風格的衣服,林家做的衣服則簡單得多,不花哨,很雅緻,給黛玉做十二套衣服的花費遠遠比不上賈家做四套所需,賈家有太多的人中飽私囊了。
黛玉癖性喜潔,跟賈母寶玉一樣,不愛穿針線房做的衣服,她又不愛揮霍,拿了府裡做的衣服不穿讓房裡的丫鬟另外做,於是紫鵑就直接去針線房領了屬於黛玉那十二套衣服的綢緞、絲綿、棉絮、皮料、針線等物,讓雪雁帶著大小丫頭們一起裁剪縫製。
姑蘇一帶的女孩子們個個從小開始學習刺繡,雪雁的針線活計特別精巧,就是黛玉也會做針線,每一件小小的活計都獨具匠心,紫鵑也會,但她管的東西太多,難以專心。
就像現在,林如海擇定去榮國府拜訪的日子,紫鵑奉黛玉之命準備林如海給晚輩的表禮。
榮國府當即就回了帖子,第二天一早,林如海攜黛玉去榮國府,紫鵑和雪雁一改素日的平實,又精心打扮了一番,陪伴在黛玉左右。
黛玉初進榮國府走的是西角門,根據紫鵑隨李嬤嬤學到的禮儀,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