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小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16章 :,紅樓慧丫鬟,藥小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由李嬤嬤女兒之事,黛玉清醒地認識到了人性的殘酷,不禁生出悲觀之意,年節的喜氣都衝不散這份湧上心頭的憂鬱,紫鵑等人好不容易才以和林如海一同過年等語解勸過來。
寄居在榮國府上,黛玉沒有踏入賈家宗祠的資格,已有數年不曾參加祭祖之禮了,紫鵑想到原身記憶裡賈家熱鬧祭祖時黛玉倚窗落淚的場景,覺得異常心酸。今年黛玉和林如海團聚,早早就預備好祭祖穿的大禮服,到了除夕當日,換了門神、對聯、掛牌,新油了桃符,裡外煥然一新,林如海進宮行禮領宴回來,方與等候許久的黛玉步入宗祠。
林家支庶不盛,到林如海這一代,早已沒有五服內的族人,連過繼嗣子都無人可選,故許多供祖祭祖之事都得二人親力親為,難掩冷清。
禮畢出來,至林如海上房,黛玉向林如海行禮,挨著林如海坐下。
紫鵑跟著府裡的下人們按差役分上中下在門外地向林如海父女二人行禮,林家僕從不過五六十人,很快就行完了,自有人按林如海的吩咐散壓歲錢、荷包和金銀錁子等物,然後她就和雪雁幾個丫鬟留在黛玉身邊伺候,吃了合歡宴,深夜守歲完畢,放過煙花爆竹方散。
臨睡前雪雁並小丫頭們把自己得的東西交給紫鵑,紫鵑先服侍黛玉卸妝更衣,打發黛玉上床,方就著燈光登記收拾,她發現自己和雪雁的壓歲錢皆是大紅繩串著的一吊清錢,底下小丫頭們皆是每人五百。然後,小丫頭的荷包內裝著一個筆錠如意式的銀錁子,雪雁的荷包內裝著一對,而自己的荷包內卻是兩個梅花式小金錁子,每個重約一兩。
紫鵑不由得想起上次自己和雪雁所得,也是雪雁得銀自己得金,相差十倍。
如今銀錢換算是一兩金十兩銀,一兩銀一千二百餘文,銀價時常浮動,最高時是一兩銀一千四五百文,一吊錢卻是一千文,所以二兩金子相當於二十兩銀子,紫鵑喜不自勝。
紫鵑打算脫籍,巴不得多攢些錢,仔細地把自己所得收入箱中。
回京後她稟報過黛玉,命人送了兩個紫檀螺鈿五斗櫥安置在自己房裡,每個抽屜用紅紙寫著雪雁和各個小丫頭的名字貼在上面,每個人的金銀首飾財物連同記錄他們東西的冊子都放在屬於各人的抽屜裡,鑰匙自己拿著,如此一來,她們的財物既不容易混合,也方便取放。
年節賞賜最多,大小丫鬟都沒有被漏下,五斗櫥真真是派上了大用場。
除夕有賞,正月初一有賞,上元節亦有賞,皆有名目,雖然各人都是以除夕那日得到的壓歲錢最多,後來所得漸次減少,但紫鵑得到的三次賞賜皆是一樣,而且黛玉額外給林如海和自己房中的丫鬟僕婦一份賞賜,無非錢物兩樣。
接著賈家請吃年酒,紫鵑跟隨黛玉去榮國府拜年,亦得了賈母、賈赦邢夫人、賈政王夫人等賞賜的壓歲錢和荷包、金銀錁子、糕點果品等物。
一個月下來,經過盤點,將金錁子折成銀兩,紫鵑共有八十餘兩銀子的進賬。
除去買雪雁那套赤金頭面花掉的二百多兩銀子和二十來個金錁子,算上年節得到的這一筆,紫鵑現今只有不到二百兩銀子的積蓄,她決定攢下來,留著買房子,錢放在手裡沒有一點利息,買了房子月月都有租金可拿,就是不知道京城的房價是高是低。
原來的紫鵑沒有出過二門,周家闔家住在榮國府後院的下人房裡,也沒起心思買房子買地,所以竟沒有一點關於房價的記憶。
但是紫鵑記得穿越前看過這方面的資料,好像古代京城的房價都挺高,蘇東坡都買不起。
黛玉管家後開源節流,頗擅理財之道,聽了紫鵑的意思,十分贊同,興致勃勃地給她出謀劃策,許諾過些日子去問賈母要她的奴籍,脫籍後買的房子田地都屬於本人,而非主家,若是在身在奴籍,雖說可以享受房租地租等進益,但按律例財產都不屬於她,沒有保障。
由此可見,林妹妹真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聞得紫鵑不知房價,黛玉說自己也不清楚,於是打發婆子去打探。她和紫鵑相處四年有餘,情分深厚,竟非主僕而是姊妹,希望紫鵑脫籍後仍然住在自己家附近,可以時常來往。
紫鵑咋舌道:“不知道得攢多少錢才能買到離咱家近的房舍。”
林家位於何處?昔日的侯府,亦為敕造,靠近皇城,整條街都是達官顯貴之家,是古代京城中的黃金地段,真正的政治中心,寧榮國府所在的寧榮街也是這般,房價必然極貴,距離皇城遠一些的恐怕也很貴,“長安米貴,居大不易”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