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俠小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棗兒溝發家記,南俠小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哥哥”。
他比朱高熾大一歲,卻有著十足的哥哥架勢,會寵弟弟,也偶爾會欺負弟弟,卻從不允許他人欺負半點。
那時朱高熾在宗族子弟中與他最是親近,張口閉口就是“皇太孫哥哥”。
而如今,世事滄桑,再次聽到熟悉的呼喊,竟恍如隔世。
朱允炆到底心軟,他沉默良久,最終輕嘆一聲,道:“偌大的燕王府,也只有你一個好人。”
這話朱高熾不知如何介面,只得沉默地垂下頭。
朱允炆也沒指望他能同自己一起指責他爹和他兄弟,只是淡淡地說了句:“起來罷,你說的事,朕應了。”
“謝陛下。”朱高熾躬身一拜,小聲地說了句,“算是我個人欠哥哥一份人情。”
朱允炆不解,“朕倒是好奇,你因何故待江家如此?”若為拉攏,不至於做到這一步。
朱高熾扭頭看看庭中巴巴看著他的江逸,露出一個溫暖的笑容,輕聲道:“就像陛下待蘇先生之心,江家也有臣弟不得不保的知已。”
朱允炆就勢看向蘇白生,不知怎麼的,突然就問了句:“小生,你可以帶著江家人一起去大寧了,可開心?”
蘇白生緩和了蒼白的臉色,對著他綻開一個好看的笑,瞬間生動了眉眼。
朱允炆一怔,心中五味雜陳——多久沒有看到小生這樣笑了?
當年,眉目如畫的小少年揚著精緻的下巴對更小的他說:如果皇太孫殿下今天好好寫一百個大字,小人就不生氣了。
他記得很清楚,當年那個孩子為了哄他開心,生生地坐在木椅上兩個時辰,廢棄許多紙張,就為了寫他要求的一百個大字。
當然,最後孩子完成了,當時還是少年的他就露出了這樣好看的笑,不,應該更好看。
再之後這件事被孩子的祖父知道,少年得以一直留在孩子身邊,整整十八年。
陪著他漸漸長大,陪著他娶妻生子,陪著他登上帝位。他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環節,都有他在身邊。
風光時,落魄時,生死不知時,他都對他一如既往。這分情誼,甚至連他的生身之母都比不上。
他不苟言笑,他就愛逗他笑,看他臉上冰消雪融瞬間的剎那驚豔;他驚才絕豔,他就為他創造機會,讓世人都知道他的好;甚至他喜歡的人,他都有心提拔,只盼著他好。
對於朱允炆來說,蘇白生是生命中最特別的存在。他盼著蘇白生待他,亦如是。
“小生,你我相識快有二十年了。”朱允炆目光飄遠,面色溫和地說,“你可曾想過永遠在我身邊?哪怕只有一刻也好……”他說的是“我”,而非朕。
蘇白生看著他,認真地點了點頭,認真地說:“有的。”
朱允炆看著蘇白生,釋然一笑。
******
朱允炆縱然再心軟,到底是一國之君,就算他再信任蘇白生,也得讓他身後的眾臣安心。
在多方拉鋸下,最終商定,蘇白生和江池宴可以走,家裡的人卻不能全帶走。
朱允炆嘆息一聲,目光放在庭中的臘梅枝上,淡淡地說:“小生,如果沒記錯的話,你名下應有一位嫡子吧?聽說年前配了袁侍郎的獨女?大寧路途遙遠,唯恐袁夫人想念女兒,不如就讓這對小夫婦留下吧!”
此話一出,眾人的臉色都變了。這無疑是赤-裸-裸地告訴他們,要走可以,留人質。
江逸反應最大,若不是被蘇雲起按著,他差點就要跳起來跟那幾個討厭的大臣理論——剛剛他在庭下看得清楚,這主意就是朱允炆的隨行之人出的,朱允炆原本是拒絕的!
雲舒卻是出奇地平靜,他用眼神安撫了蘇白生,又對江逸笑笑,平靜地說:“逸哥,家裡的棗山,山上的菌子,還有十畝地,一年兩季的莊稼,總得留人照料,家裡確實要留人。”
“要留也是我留,輪不著你。”江逸衝動地脫口而出。
“世伯和小叔還要逸哥和大哥照料,還有小寶和十三,他們不能沒有逸哥、爹爹。”雲舒笑笑,“更何況,背井離鄉是多大的苦差事?我能留下來其實是在享福。”
不得不說雲舒最會戳他軟肋,江逸下意識地看向兩位長輩和嚇呆的孩子們,登時猶豫了。
雲舒轉過身,恭敬地對朱允炆叩首,說道:“小民有一事懇請陛下恩准。”
“但講無妨。”朱允炆心裡讚賞雲舒的從容淡定,語氣刻意緩和了幾分。
雲舒再叩首,“婚姻大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