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俠小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去縣城,棗兒溝發家記,南俠小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香枝一邊走一邊巴拉巴拉說了一遍事情經過。
還真像她剛剛說的那樣,合該著江逸走運。若是平常江逸這鞋興許一雙也賣不出去。李家家風嚴規矩多,小孩子用的東西都是府裡媽媽們自己做,從不在外面買。
今日卻特殊,幾家媳婦婆子都湊在閣樓裡,香枝把這小虎頭鞋往餘素娥跟前兒一放,眾位貴婦全爭搶著看。
當時李府二房的小少爺正好在,小孩子剛滿週歲,正是蹣跚學步的時候,二房少奶奶當場就挑了那雙紅的給孩子穿上。
這鞋一上腳更顯得精巧無比,小少爺也像看稀罕似的盯著自己的腳笑個不停。於是二房的少奶奶厚著臉皮把那雙綠的也塞到自家丫環手裡,直說難得她家小子穿著剛好合適,錯過可惜。
這樣一來,其他幾個家裡有小少爺、小小姐的,就算想要也沒辦法開口了。這才把主意打到了江逸這裡。
香枝沒說的是,二房少奶奶不一定真是多麼喜歡那雙鞋,她就是習慣性地愛搶大少奶奶的東西。
別管人家宅子裡的爭鬥如何,反正到最後便宜了江逸。
不過,很不幸,他們趕到巷口的時候,攤上最後一雙鞋剛好被人買走,香枝攔都沒攔下來。
大山捧著一小堆碎銀子樂得什麼似的,“逸哥,全賣完了!一雙沒剩!”
“嗯。”江逸這時候反而淡定了,向來孩子和女人的錢最好掙,看來即使在六百多年前都不例外。
香枝卻苦惱,“這一雙也沒撈著,我回去怎麼交差?”
江逸正要開口,梅子卻快人快語地說道:“姐姐若想要,我家長姐還可以再做。好料子我家多的是,這樣的鞋子要多少有多少!”
香枝若有所思,江逸卻對梅子搖了搖頭,然後對香枝道:“這鞋子我們不會再做了,若是大少奶奶喜歡,家妹可以再做一雙,權當感謝姑娘連日來的照拂。”
香枝詫異,“怎麼不做?要我看這也是個長遠的活計,若東西一如既往得好,少不得有大筆生意上門,可比在這兒風吹日曬地賣點心強得多。”
江逸淡淡地道:“風吹日曬也不過我們兄弟辛苦罷了,日夜趕工做這繡品,怕是會傷了家妹的眼睛。”
此話一出,原本還想勸說江逸的大山兄妹也沉默了。
香枝聞言,長嘆一聲,“有你這麼個好哥哥,你家妹子真是幸運。”香枝看了眼若有所思的梅子,又道,“我想你還是回去和你家妹子說聲才好,興許她想做呢?”
江逸笑笑,沒接話,只是說道:“給姑娘的鞋子,我五日後送過來。”
香枝點頭應下,笑言,“得了,事情辦砸了,我這個辦事的也得趕緊回去交差。咱們五日後見吧!”
雖然沒幾步路,江逸還是讓大山把她送到李府門口。
如此順利地把鞋子賣了出去,兄妹四人心情大好,準備好好逛逛這銀坊鎮。
“逸……哥,要……買肉。”小寶認真地強調。
“好。”不僅要買肉,還要多買些熬湯的大骨頭,全家包括他在內都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吃食上一點都不能湊合。
******
江逸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夏荷已經把飯做好了。
梅子和小寶在鎮上吃了許多小吃,就連回來的路上都一直在吃吃吃,這時候見到夏荷端出來的家常菜,連連嚷著:“肚子裝不下了!肚子裝不下了!”
大山也不好意思地揉揉肚子,他也吃了不少。
當然,他們也給在家留守的兩人帶回來四隻大大的肉餡鍋貼,大山一直捂在懷裡,到家還是熱的。
夏荷又是驚喜又是心疼,一直說下次不用給她帶了,留著錢買過冬的糧食。
夏荷這話倒提醒了江逸,這個叫“廣昌縣”的地方明顯是北方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不僅是越冬的糧食,更重要的還有棉被和棉衣。
看來,買山種棗的計劃要遲早提上日程。
江逸就著夏荷做的菜和粥吃了頓熱乎飯,就早早地鑽到房裡查資料。
他手裡的小木牌簡直就是一個明朝知識大全,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和現在的對比,比如現在他所在的廣昌縣在現代屬於哪個地域就沒辦法查出來。
江逸想知道些這裡土地買賣的規則,心念一動,小木牌上就顯出來幾行小字:
上等田地15到20兩銀子一畝,中等10到15兩一畝,下等10兩以下,具體金額依據各地政策有所變動。
江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