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九八章 人算不如天算,嗜血獵殺,東北老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仁縣城雖然只是一個小山城,人口跟本溪湖其它幾個縣城相比,小了不少。但同樣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小社會,縣城裡面的人,魚目混珠,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有。你要是沒點本事,想在縣城佔穩腳跟,乾點大事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武館,更是這樣。
越是人煙稀少的地方,越是看重個人的本事。
就拿這個武館來說吧,你本身要有兩下子,能夠坐住鎮。於寶具備這點,同樣的年輕後生,三、五個人到不了他跟前。所以大夥服氣。第二點就是要有自己的勢力。於寶家本身在仁縣城就是個大戶人家,再加上父輩在縣城裡的地位,這本身就為於寶的武館,打下了基礎。
於寶雖然沒念過幾天的書,可結交的兄弟還真不少。當然了,這些人跟他差不太多,多數人沒什麼文化,頭腦簡單,滿嘴的粗話,動不動就要打這個打哪個的。還有一點,就是辦起武館後,他收了一幫弟子,這三十多個徒弟,更是沒人敢惹。
剛開武術館的時候,於寶還能把持得住,可時間一長,他驕橫跋扈,武斷專橫的本性就顯露了出來,再加上身邊的這些狐假虎威、狼狽為奸的朋友,不久,於寶就成為縣城的一霸。
這麼說吧,如果不是日本人侵佔了滿洲,佔領了仁縣縣城,於寶的父母被漢奸和關東軍給殺害了,他不可能跟著義勇軍上山。
王鶯和胡大牛正是瞭解他的本性,所以,到了山上後,第一連、後面變成第一團團長的位置始終沒有給他。但又不能把他排得太往後,當年上山的時候,畢竟他帶的人馬最多。所以,王鶯和胡大牛五叔,一直把他安排在二團長這個位置上。在他前面,始終有一位壓著他。
開始的時候,於寶還真的有點不服:在仁縣縣城,自己那可是一館之主,是一位手眼通天的人物,每一次在大街上一走,不說一呼百應吧,身後最少也要跟著十個八個小兄弟的,威風的勁頭,就不用說了。
原來在自己前成的胡大牛就不說了,後來的劉明傑他還真有點不服氣。當然,不服歸不服,但鐵剎山已經是今非昔比了,他還真不能不顧一切的跟王鶯和胡大牛翻臉。
後來,跟小鬼子和皇協軍打了兩次仗,於寶這才把一棵不服氣的心,慢慢的收了回來。他雖然是一個粗人,但誰的本事大,誰的本事小,也還是能分辨出來了。
這麼說吧,要是單就近身格鬥,劉明傑還真不一定是自己的對手,但要是論起行軍打仗,自己心甘情願的甘拜下風。
當然了,猛子初到山上,也同樣讓於寶有些不舒服,尤其是王鶯嫁給他之後,就是現在,心裡也是耿耿於懷,難以釋懷。但沒辦法,誰讓自己技不如人呢。
說心裡話,小鬼子佔領縣城後,他也想過,投靠日本人,當一名吃香的喝辣的漢奸。他曾經跟手下的幾個兄弟說過:我要是留在縣城裡,皇協軍的司令,沒有別人的份。
可後來之所以上山參加了義勇軍,跟小鬼子對著幹,除了自己的家人和產業讓小鬼子全部佔領、父母被害,咽不下這口氣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得到王鶯。
早在小鬼子沒來的時候,於寶對王鶯就有所瞭解。畢竟是這一帶最高長官團長的獨生女兒,可以說在縣城裡沒有人不知道王鶯這個人的。
當然了,雖然當時自己在縣城裡小有名氣,但想把王鶯納為己有,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小鬼子一來,情況就變了,王鶯父親拉起隊伍上山,於寶正在沒處落腳的時候,正好手下有一般弟子,所以,想就沒想,跟著王鶯父親就上了山。
也正是因為心裡惦記著王鶯,所以,一到義勇軍,於寶表現出足夠的忠心和勇敢,得到了王鶯父親的重用。
王鶯單拉出隊伍,到鐵剎山開闢新的根據地,因為於寶的表現一直很好,又是仁縣城出身,對當地情況比較瞭解,所以,就把他帶了過來。
本來一到鐵剎山,於寶認為自己終於有機會了,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後來這一系列的變數,讓人無法掌控,讓半路殺出的猛子得了手,這才出現了現在的這種局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