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易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松樹,大棺人,姓易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座山好像是叫不老山吧?”小佛喝著酒,跟我們說:“這件古物上的記載,貌似就跟不老山有關係。”
“記載?”瞎老闆問:“是圖還是字?”
“是一幅畫。”小佛把那張紙放在了桌上,臉上滿是笑容。
對於不老山這三個字,我可以說是極其的敏感,或許這跟我父親就在不老山上有關係。
在小佛爺把紙攤開之後,我第一時間就湊了上去,細心的觀察著紙上的圖案。
小佛爺確實沒說錯,這的的確確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副很傳神的山水畫。
一座高峰居於正中,屹立於眾山峰之間,其下有三條穿插而過的河流。
幾隻飛鳥劃過白雲漫漫的長空,山林之中的有鹿在河邊飲水,這一處處細節,讓我們看得都不禁入了神。
當然,讓我們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座最高峰之上的人。
在最高峰的頂上,有一棵極其顯眼的松樹。
那棵樹幾乎有穿插進天空的趨勢,高得讓人不敢相信這是松樹,而是傳說之中的神木。
松樹之下,一個身著道袍的老者背對我們而坐。
道袍後背上的八卦圖畫得很工整,在八卦圖下方,隱隱約約有一些模糊的印記,可能是刺繡圖案吧?
在這張山水畫的右下方,有幾行不起眼的小字,前兩行我能看清楚,但後面幾行像是被毀了一般,黑乎乎的就是一塊印記。
但別說後面的,就前面那兩行字,都足以讓我感到驚訝了。
那是泐睢文。
“這些字你應該認識吧?”沈涵問我。
我點點頭,說,認識。
“什麼意思啊?”沈涵問道。
我仔細的看了兩遍,由於泐睢文的翻譯並沒有那麼簡單,所以一時間我也不敢亂說,等我多看了幾次後,這才發現,那幾行字應該是一首詩。
“後面的字看不清了,所以沒辦法翻譯,前面兩行字應該是......”我用手按著紙,唸唸有詞的說道:“南斗仙人化太虛,孤松扶搖向三清.........”
胖叔跟小安也在看那幅山水畫,聽見我的翻譯後,他們都點點頭。
“差不多是這意思,小袁抹油(沒有)翻譯錯。”胖叔用手摸著下巴,眼神裡似乎也有些疑惑:“小佛,你是怎麼確定這跟不老山有關係的?”
“胖叔,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小佛爺嘿嘿笑著,看了沈涵一樣,問:“小涵,前段時間你哥跟我下了一個唐墓,你知道這事吧?”
聞言,沈涵默不作聲的點點頭。
“那個墓的墓主很迷信啊,墓室裡全是一些宗教的法器跟防盜墓的東西。”小佛爺撓了撓頭,臉上隱隱約約有點後怕的意思:“如果不是你哥手底下的能人多,我們非得栽在那墓裡不可。”
在這時候,瞎老闆忽然問小佛爺:“鳥人那孫子不是說不會隨便下墓了嗎?”
小佛爺臉色一變,頓時就知道自己說漏了嘴,想都不帶想的,先給了自己一嘴巴子。
只不過那一巴掌的力度連蒼蠅都拍不死,明擺著就是在演啊。
“哎,瞎子,這可不是我故意賣自己的兄弟啊,那是一時口誤。”小佛爺一臉的壞笑。
沈涵跟我面面相覷了一陣,隨後便湊到邊上,細聲嘀咕了兩句。
“這孫子是不是在挑撥易哥跟你哥的關係啊?”我滿頭霧水的問道。
“好像是。”沈涵回道,雖說她嘴裡說的是好像,但她的表情卻無比的確定。
“他跟你哥有仇?”我愣愣的看著小佛爺,疑惑的問:“還是他跟易哥有仇?我怎麼感覺他恨不得你哥跟易哥打起來呢?”
估計我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有點大,所以小佛爺應該是聽見這話了。
“瞎JB說,我怎麼可能是那種扇陰風點鬼火的人呢?!”小佛爺義正言辭的反駁道,下一秒就直接轉開了話題:“反正吧,那墓裡就有關於不老山的訊息。”
據小佛爺說,在墓主的棺槨正下方,有一塊青銅鑄造的板子,大概有一米長半米寬。
這塊青銅板上密密麻麻的刻著不老山傳說,還有一些浮雕出來的山水,以及那座只存在於傳說中的不老山。
那些傳說在民間野聞裡都有記載,跟瞎老闆說的那個故事差不多,幾乎都沒什麼出入。
至於那個浮雕在青銅板上的不老山,則是純屬於藝術創作了,看著倒是挺有那種味兒的,但與現實的不老山應該沒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