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灩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俠骨,十樣錦,金波灩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的夏日來得晚,到了七月裡才會真正到來,不過白日裡雖然驕陽似火,但是到了傍晚便起了微風,吹在身上十分地適意。雖然也會下雨,卻很少連綿不絕,多是一陣暴雨之後便重新恢復了晴朗,正像遼東人的性子,直爽又大氣。
故而這裡雖然沒有冰可用,但日子卻不難過,從深井裡汲了水湃了的果子便涼爽適口,又不怕吃多了於身子不好。因此每日午飯前,雲娘便要切許多瓜果給大家開胃,她又學了遼東特色的幾樣料理,細心烹製,大人孩子便都喜歡。
午後時分外面通常是沒有人的,就連院子裡也靜悄悄的,整個襄平城裡除了城門幾處都睡了過去,湯玉瀚早在院子裡柳樹蔭下放了張木榻,關了院門做壞事。
事畢之後免不了出了一身大汗,洗了澡還笑道:“白白誤了許多時日,總要一點點補回來的。”
前兩天的事情雲娘略一思忖也猜得七七八八,眼下只道:“趁著洗澡了身上涼快還不趕緊睡。”自己果真闔目睡了。卻聽他在耳後輕聲笑道:“聽說赫圖城在半山之上,密林之中,那裡最是涼爽,想來很宜人。今年的夏日恐怕要耽誤了,以後我帶你那裡去乘乘涼。”
雲娘一聽,倒驚得沒了睡意,“你想打赫圖城了?”不待玉瀚回答,心裡也明白了,他那麼個傲氣的人,初到遼東就就了打赫圖城吃了這麼大的一個虧,哪裡會忍得下?但是,這可不是賭氣的事,“赫圖城可不是好打的,先前馬總兵曾打過數次,卻都鎩羽而歸了呢。你可要小心!”
湯玉瀚便將腿蹺了起來“我自然知道難,可是越難便越要去打,赫圖城這顆釘子早晚要撥下來的!”又拉了她躺在自己懷裡,“你乏了,便先睡吧,我也隨你眯一覺,晚上帶兵去操練。”
他自回城之後,便改了初入遼東之時的練兵方略,不再如過去一般整頓各衛所軍屯之兵,而是從中選出些健壯的兵將,重新組建了遼東軍,用心訓練起來了。
原來遼東之所以廢州縣,建軍屯,皆是高祖時所建立,蓋當時情況使然,且十幾年便見了成效——最初每年要朝廷自南邊調入成千上萬石的糧食,後來日漸減少,近幾十年軍屯所產糧食已經儘夠遼東駐軍所用,再不需從南邊調糧。
這本是極好的事,高祖也曾自詡道:“不費一錢,而養兵百萬。”
軍屯雖好,但是時日久了,不免滋生了一種弊端,許多軍戶們數代耕種,極少打仗,練兵亦松,便漸漸不知兵事,幾近於農夫。是以遼東諸衛所軍,除了各將所養的家兵,竟沒有多少戰力,遇到夷人進攻,唯以城堡為據,極少出戰。
上一次玉瀚帶兵在赫圖城下,之所以令史友帶兵回城,一是為的夷人定會放史友回去,然後奪襄平城,二就是看出襄平兵馬完全不是東夷人的對手,硬拼之下損失只能更重。眼下他雖然升任總兵,卻沒有去廣寧,反留在離東夷最近的襄平城,便是要重新打造出有如本朝初年般強悍的遼東兵馬,再戰東夷人。
這些新選出來的遼東兵,不再需要擔負起屯田的任務。他們的田地都由衛所裡其他人負責耕種,到了秋收時按田畝交給他們一定的糧食。同時,衛所裡留下的兵士,也只需負責耕種、守城,再不調他們出征了。
如此,尋常軍屯人家只要專心種地,夷人來時參加守城便可,而新選的遼東軍才是真正的軍隊,戰時出征,平時練兵,不再操農夫之事。
到了孟蘭盆節,湯玉瀚還特別隆重地祭拜了殉國將士們,亦是重整軍心。
雲娘見襄平軍戰旗飄飄,刀槍森森地出城,突然便想起來一個人,卻將家裡的事情都放下,換了素衣,備了祭禮,親自提著祭籃出城。當時二舅舅率大軍前來,自己急忙交待了事情便北上去尋玉瀚,只聽得她就葬在了跳下城牆之處,之後便就忘記了。
如果沒有史夫人,襄平城未必能守得住,自己十分領她的情,也敬她的人,更悲嘆她的命運。
如此感慨著出了北城門,四顧一望,卻不見墓碑土丘,尋個人問了一聲,卻道:“那墓早平了,棺木卻還沒動,仍在原處。”
雲娘不解,“是何人平的?先前不是大家商議了就葬在那處的嗎?”
“也並非是誰平的,而是當時正是隆冬,挖土不易,只勉強將人埋了,土封本就不高大,春天雪化了,風又一吹便更加不顯。原本說要立碑,後來又不立了,便看不大出來,且史家亦無人管。”
“史家人呢?”當初自己可是讓人保住史家的小輩們了。
答話的人是認得雲孃的,便陪笑道:“聽說夫人特別關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