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灩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休書,十樣錦,金波灩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昨天當杜雲娘得知公公婆婆和鄭源一起騙了自己,先前的種種美好設想,一下都落了空,幾乎與死去了差不多,在那時候,她只願意不管不顧地睡過去,永遠也不醒。
但是,現在她重新活了過來,知道了自己不可能就此睡死過去,心便痛得要絞碎了一般。她寧願像盛澤鎮上的潑婦一般,在地上打著滾罵人,拿一根繩子比量著要上吊,可是她骨子裡的要強,讓她永遠也做不出那樣的事。
而且就在她痛得要死的時候,又聽到婆婆所謂的勸導,這讓她更難過,甚至很想一頭撞向婆婆,讓她閉上嘴。但她終究還是坐在那裡,聽著她說了很多,只不過一點也沒有被她勸動,心卻越發剛硬起來。
婆婆的話越聽著越覺得不通情理,所謂的兩頭大,也不過是外面的妾室自已標榜的,往往很多人並不能被獲准進家門,就是真正回了家裡,自然都是妾室,這些規矩就是鄉下的無知婦人也能知道。
其實還不是想打壓自己?婆婆一貫這樣,先前總瞧不起自己孃家在鄉下,對孃家極盡貶低,現在又抬高妾室來比自己。
可是,雲娘突然想到,如果採玉真是好人家的女兒,家裡富裕且能給女兒一千兩銀子的嫁妝,這樣的人家能隨意讓女兒與外面的男子相遇又有了首尾的?鄭源又不是書中所說的中了狀元的才子,他不過是一個平常的小商人而已。
至於婚嫁,哪有富裕人家竟然能不打聽一下就隨意把女兒許出去?就連自己家小門小戶的也不可能如此。就說當初鄭家來自家求親時,爹可是著實打聽了盛澤鎮的朋友,聽說鄭家名聲不壞,鄭源也沒有什麼劣行才點了頭的。採玉既然出於富裕人家,只需派個人順江而下到盛澤鎮略一打聽,就能知道鄭源早已經娶了妻的,往返不過三五天時間而已。
這實在是不通常理了。
一千兩銀子?
杜雲娘猛然想到了鄭源遇匪,失了上千匹綢的事。
剛好是一年前,銀子的數也能對得上。
那麼,鄭源遇到匪人失了綢,是早就算計好了的吧。
只看那孩子,已經有好幾個月大了,加上懷胎十月,正好兩年多。
雲娘完全明白了,鄭源在兩年多前便有了相好的,先是一般的花銷,小筆小筆的銀子還夠用。後來有了孩子,要娶進門,他就需要一大筆銀子了,於是便說遇到了匪人,其實把上千匹綢都私自截留,在府城娶了二房。
此後一年倒有十個月就留在那邊生活,更是從家裡不斷拿銀子往裡填,對自己只說是打點官司。
現在為什麼要回來了呢?想是那二房也是要名份的,要麼就是因為知道自己一定不許他再出門,又或者也覺得再也瞞不下去了吧。
為了讓二房回到盛澤鎮日子好過,鄭源又不惜將那批綢的銀子都用來給她做嫁妝,再抬回家中。帶了一千兩銀子嫁妝的二房,自然要與正室平起平坐,採玉昨天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雲娘在心裡冷笑一聲,莫不是鄭家人都以為自己傻麼,這樣的簡單的事情都看不出?
當然在昨日之前,自己確實有些傻的,什麼也不會多想,心裡只有織錦,賺錢。其實若要略用一點心思,便早能看出端倪,且不說鄭源越發地不願意在家中,一直在府城,就說前些天公婆說起鄭源要回來時,還在樓上他們房旁又收拾出一間房,自己竟也只當老人家心疼兒子,怕樓下寒涼,從沒想到是為了新來的人。
想到了這裡,雲娘不由自主地將心裡的冷笑露了出來,“呵呵!”過去的自己是傻,但是自己還會一直傻下去嗎?
杜雲娘這些日子一直在熬夜,人瘦得很,氣色也非常不好,現在腫著眼睛冷冷一笑,看起來竟有幾分可怕。鄭婆見狀心裡突地一跳,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一步,勸也勸不下去了,轉而氣道:“論理,我這個婆婆也做得儘夠了。你過門多年連個孩子也沒有,我還對你又極力維護,壓著明媒正娶又生了兒子的採玉,讓她給你行禮,你縱是生氣也有個限度,鬧鬧也就罷了,過了就是妒了。一早上床也起,現在只大刺刺地坐著,錦也不織,這是要怎麼樣?”
這時,杜雲娘也終於想通了,鄭源已經不是她的丈夫了,而鄭家便不再是她的家,她平靜地開口了,“我要休書!”
“什麼!”
“我無子又妒,鄭家便給我一張休書吧!”
鄭婆立即又軟和下來,“雲娘,你莫要鬧,休書可是隨便要的,被休出去的女子總要低人一等,無處安身,將來無不是貧病而死。你可知道后街上原來有一個青年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