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溫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章,江城謠,春溫一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氏和任淑慧等人還只是沮喪和恐懼,辛氏則額外添了悔恨和酸楚,“我嫉妒了李氏任平生母子這麼多年,惱怒了任八娘這麼多年,到頭來任平生竟然不是郎主的親生兒子,這件事不是太諷刺了麼?我這麼多年來的怨恨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必要啊,全部是自尋煩惱……”
辛氏悔之不及。
她倒不是後悔別的,主要是後悔不應該阻攔任江城去宣州,“如果我不是妒火中燒,沒有勾結匪徒想劫回八娘,現在她已經到嘉州了。郎主不會跟去嘉州,自然不會行刺陵江王,也不會因此讓陳年舊事浮出水面。怪我,這都怪我……”
辛氏在這自怨自艾,陵江王妃比她也強不到哪兒去。
自從知道任刺史意圖行刺陵江王開始,她就開始後怕,開始後悔了,和世子蕭凜哭了不止一回,“凜兒,咱們費盡心機把任刺史調到京城,只是想讓任刺史把任平生帶回去,讓他們父子團聚,讓大王迴歸王府,可沒有什麼壞心思啊。為什麼最後竟然會這樣?任刺史這個人狼子野心,竟敢行刺起大王來了!”蕭凜也不復鎮靜,額頭滲出汗水,顫聲道:“如果阿父真被任刺史傷了,有個三長兩短,我……我真是萬死不能辭其罪……”陵江王妃越發傷懷,淚水撲簌撲簌掉下來,“凜兒,我後悔了,後悔把任刺史調到京城。”蕭凜是文人性情,多愁善感,見陵江王妃哭個沒完,他也紅了眼圈,“是,我也後悔了。”
早知道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他們才不會把任刺史調到京城來呢。
那時候他們只是後怕、後悔,但是也慶幸有桓廣陽在,陵江王安然無恙。過了兩天,心中的愧疚之情也就漸漸淡了。蕭凜安慰陵江王妃,“阿母,一則行刺並非我們的本意,二則行刺未成,阿父還好好的,這件事就算沒有發生過吧,不要再想了。”陵江王妃點頭,“對,就當沒有發生過,不再想了。”
但是,緊接著新的流言傳遍全京城,這回陵江王妃和蕭凜一齊懵了。什麼?任平生是陵江王的兒子,以前被任刺史偷走,現在終於真相大白了?呵呵,這可真有趣,暗中把任刺史調進京城本來為的是趕走任平生一家,最後弄巧成拙,查出來任平生是陵江王親生子,那豈不是說,任平生以後可以光明正大留在陵江王府,留在陵江王身邊,光明正大把陵江王搶走了?
世子妃聽到流言,驚怒不已,來向陵江王妃、世子討主意,“傳這個流言的人實在太可惡了,一定要究其源頭,將之抓捕起來才是!這些人心存叵測,意圖混淆皇室血脈,罪名可大了。”陵江王妃經受不起這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說起話來都少氣無力的,“這種無稽流言,不必理會。皇室子弟有玉牒記錄,不是流言傳一傳便能躋身皇室子弟之列的……”王妃和世子妃這姑侄二人緊緊握起雙手,熱淚盈眶,互相鼓勵,拿這幾話翻過來掉過去的說了一遍又一遍,說的多了,她們自己也就信了。對,皇室血脈不容混淆,所以任平生這已經人到中年的人想認祖歸宗,談何容易,幾十年前的事現在哪裡還說得清?就算陵江王想認他,皇帝和皇室的親王、公主們必定也是不肯的啊。
陵江王妃當機立斷,決定進宮見王皇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