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李大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不是李二傻嗎?,鴻蒙天演訣,逍遙李大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語大陸統一的封爵共有九等,一等為王,食邑十萬戶,正一品;二等為嗣王,郡王,食邑五萬戶,從一品;三等即是國公,食邑三萬戶,正二品;四等為開國郡公,食邑二萬戶,從二品;五等為開國縣公,食邑一萬五千戶,正三品;六等為開國縣侯,食邑一萬戶,從三品;七等為開國縣伯,食邑七千戶,正四品上;八等為開國縣子食邑五千戶,正五品上;九等為開國縣男,食邑三千戶,從五品上。
如今張大天由原本的開國郡公升為義國公,不得不說這是天恩浩蕩,一瞬間張大天心裡被罷官的所有委屈煙消雲散,皇上如此恩重於他,他還有何委屈?
張府內堂,李旭與張大天相對而坐,一起暢談。從李旭的話語中張大天也知道了李敬民的驚天之局,他不得不再次佩服李敬民的魄力,也只有李敬民敢這麼做,能這麼做了。
雖然這其中李敬民的魄力佔據了絕大部分,但是李旭的默許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當時作為皇帝的李旭堅決反對,那麼可想而知,李敬民的計劃不可能進行的如此順利,所以也只有李敬民能這麼做,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
“原來如此,皇上真乃大才”張大天滿是感慨的道。
李旭贊同的點點頭道:“父皇確實深謀遠慮,連我都差點被騙了,我大唐有父皇的帶領一定會成為這天語大陸的至強國家,而我也完全放心了”。
聽聞此言的張大天眼神一動詫異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
“張大人多慮了,我只是隨便說說”李旭一愣後襬擺手道。
張大天點點頭不再說話,剛才李旭的話讓他很奇怪,好像有一種要離開的感覺。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李旭可是大唐未來的皇帝,他有何理由要離開呢?
“好了,時間也不早了,我也該離開了”已經將聖旨傳達,李旭已經完成了當初對張大天的承諾:會親自把他請回來。
想不通李旭話裡玄機的張大天聞言急忙起身道:“微臣送太子殿下”。
李旭也沒有阻攔,這就是禮儀,這個時代特有的禮儀,想想腦海中那個禮儀幾近喪失的年代,李旭有過一瞬間的恍惚,那或許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哀吧。親情變得冷漠,同情變得可笑,愛情也變得功利,似乎世間一切的情感都逃不出錢之一字。
走出張府,回首望著身後的張大天,李旭微笑道:“張大人,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抱拳一恭,轉身走進轎子離開了。
張府外,張大天愣愣的看著李旭離去的方向,不知道他所謂的後會有期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說在朝堂上相見?可是這也不需要用後會有期來形容吧,奇怪。
不解的張大天轉身回府,他需要好好沉著一番,好迎接明日的早朝。
八月二十三,大唐出征大軍終於返回了帝都安陽城,這場長達半年的大戰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為了慶祝這前所未有的巨大勝利,也為了體現自己對出征大軍的重視,李敬民親自率領文武群臣長出安陽城五十里迎接出徵大軍。
不止是皇帝李敬民迎接,安陽城的百姓也自發的出城歡迎這些大唐的勇士。六十萬出征大軍,如今安然返回來的還不到二十萬,這場勝利來的太不容易了,這是數十萬將士的心血換來的。
上午十時,出征大軍終於接近了安陽城,李敬民只是稍作慰問,因為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受俘儀式要舉行。
安陽城朱雀大街的巨大廣場,臨世搭建的主席臺上,大唐皇帝李敬民靜靜的站在臺上,一眾文武群臣皆則在下方靜靜的看著不斷接近的大軍,二十萬大軍自然不可能全部進入安陽城,也只有三萬大軍代表整個出征大軍舉行獻俘。
左右衛,左右威衛,左右龍武衛,驍騎衛,七位大將軍身穿明亮的光鎧,騎著高頭大馬緩緩的來到廣場中央停下。為首的正是段如龍,他是此次的征討大元帥,乃是三軍主帥,在級別上比其他六位大將軍要高一些。
“臣征討大元帥段如來攜麾下眾軍向吾皇獻俘!”段如龍高聲道。
隨著他的高喝,身後的三萬大軍齊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由此引發四周前來觀看獻俘儀式的安陽城老百姓的齊呼萬歲,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許久後聲音漸漸平息,段如龍再次道:“帶上來!”。
很快有一眾士兵押著三個人緩緩出現在眾人面前,這三人正是大周的皇帝朱仲愷,左右僕射趙信,何如,以這三人的地位足夠代表整個大周,他們三人在李敬民面前跪下,意味著整個大周臣服在李敬民的腳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