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李大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登基,鴻蒙天演訣,逍遙李大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敬民卻遭到了刺殺,命在旦夕,這一次大戰可以說是兩方都沒討好,如果硬要說那也是大唐略輸一籌。
“什麼?你說父皇遭到了刺殺?”東宮內,李旭一臉震驚的抓著身前的一個小太監道。
那小太監哆哆嗦嗦的道:“是的,現在這個安陽城都傳遍了,都說……都說……”。
“說什麼?”李旭盯著小太監不善的道。
“說……說皇上將命不久矣”小太監偷著眼瞄了一眼而後惴惴不安的道。
果然聽聞此言的李旭怒了,大聲道:“滾!給我滾!”。
小太監急忙連滾帶爬的離開了。
內殿內只剩下李旭一人,眼角帶著淚水,喃喃自語道:“不可能的,父皇怎麼會命不久矣”。
十日後,出征大軍盡數返回,不過他們雖然擊退了聯軍,但是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敬愛的皇上卻昏迷不醒,很可能會一命歸西。
安陽城三十里外,一眾大唐臣子早已經等候多時了,之前他們已經接到了大軍今日就會返回安陽城的訊息。此外他們也知道皇上李敬民已經陷入昏迷,而且很可能將不久於人世。
遠處滾滾塵煙,大軍終於回來了,眾臣第一時間詢問了幾位出征的大將軍皇帝的情況,而這些人都搖了搖頭不說話。
皇帝的龍輦緩緩的回到皇宮,聞訊而來的皇后以及後宮一眾妃嬪也一個個趕來了。
床榻上,李敬民原本紅潤的臉龐蒼白無比,看上去就好像一個遲暮老人,看的讓人揪心。
“皇上!”賀蘭嫣然趴著床榻邊失聲痛哭。
“哎”其他人也只是微微搖頭嘆息。
豎日,大唐皇帝李敬民駕崩的訊息傳遍整個安陽城,大唐舉國同哀,太子李旭以及大唐一眾文武大臣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追封李敬民為德天大聖皇帝,懿號唐德宗,葬於帝陵。
三日後,太子李旭順理成章的登基稱帝。
昭德殿,李旭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的眾臣,眼裡閃過一絲緊張。雖然他跟隨李敬民上過許多次早朝,而且對早朝的一切程式也瞭然於心,但是以前主事的都是他的父皇,他只是一個看客。如今他真的坐在這個位置上,頓時覺得肩上的膽子重了許多。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管李旭心裡作何想法,大唐的一眾臣子對這個新皇帝還是很尊敬的。
原本李旭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然而這半年來李旭完全像變了個人似得,一舉一動盡顯皇家威儀,而且還時不時的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讓他們這些大臣也汗然不已。久而久之,他們也漸漸接受了李旭的這種轉變。說到底,他們還是很樂意看到這樣一個年輕有為的年輕君王。
李旭微微平定自己的心情,淡淡道:“眾卿平身”。
“謝皇上!
“皇上,自從得知先皇駕崩的訊息後,我大唐周邊的國家都蠢蠢欲動,似乎有整軍備戰的意思,種種跡象表明這些國家想要乘機分一杯羹”兵部尚書張大天出列道。
尚書右僕射吳儉也出列道:“皇上,此時正是我大唐將士低迷的時候,他們選擇在這個時候整軍備戰,其目的不可謂不毒”。
“吳閣老所言不假,自從大周與大秦結盟進攻我大唐以來,與我大唐接壤的國家都不想屈居人後,我大唐邊境時不時受到這些國家的騷擾,雖然這些人的身份都是什麼山賊土匪,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他們在趁火打劫”許敬忠也出列道。
龍椅上的李旭眉頭皺成了川字,沒想到父皇剛剛離世不久,這些人就跳出來了。此時的他多少有些心慌,說到底他不過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
雖然在天語大陸上十五六歲就可以成家,但是畢竟心性還不成熟,突然面對這樣的情況,李旭不慌才怪。
“皇上,我認為應該給他們個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大唐不是好惹的”左衛大將軍王孝寬出列道。
“不可,現在皇上剛剛登基,軍心不穩,此時貿然發動戰爭可不是上策”吏部尚書程知業反對道。
“那怎麼辦?難道就任由這些宵小之輩在我大唐邊境胡作非為,而我們這些朝廷重臣卻對之不聞不問?長此以往,我大唐百姓如何看待我們,如何看待朝廷?”王孝寬怒色道。
吳儉這時微微一笑道:“兩位息怒,王大將軍所言雖然有些冒失,但也不失為一個立竿見影的辦法, 而程大人所言也不無道理,現在我們應該想一個既可以震懾這些人而又不太勞民傷財的辦法”。
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