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8章:顛覆性的設計】,科技巨頭,石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鴻看著驚詫的高將軍,微微點頭,一一解說道:“在設計‘鯨鯊系’水下航母的時候,我們拋棄了舊有的艦船所有設計標準體系,完全跳出了舊標準框架。現在只是快搭建好‘鯨鯊系’航母的龍骨,等建造完畢之後,展現在您面前的是一條近400米長的機械鯨鯊!”
高將軍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了,而任鴻繼續說道:“‘鯨鯊系’航母的主體框架設計靈感來自於水生動物鯨鯊、龍骨32個主體節肢仿照節肢動物的構造等等。完整的‘鯨鯊系’航母,軀殼由內外殼雙層構造而成,外層構造由多塊主要的新型混合型金屬精鋼構成的龐大鱗盾,呈現魚鱗一樣排列在艦體上,每塊鱗盾都可以獨立運動,每塊鱗盾具備三節伸縮能力,多塊鱗盾內部多達上百萬個關節組建。”
“而內層結構厚度為3700毫米的,擁有高度延展和收縮性的金屬混合型材料構造。這是最關鍵的一大核心技術之一,這項技術保障了艦船與外界徹底隔絕,海水無法侵入船內,內外兩層構造就像是人的面板和肌肉一樣,外層鱗盾保護內層,3700毫米厚的內層結構確保艦船內部的一切運作平穩進行。並且這也讓‘鯨鯊系’航母擁有超強的緩衝能力,承受衝撞悉數是常規艦船中的12.8倍,同時具備強大的抗壓強能力,最大下潛深度可以突破1350米。”
“構成‘鯨鯊系’航母的總關節數量超過了2000萬個,除了分部在兩側和尾部的五個主要推進引擎,散佈在艦體上的微型引擎多大1000多個,讓這個近四百米長和擁有11萬噸級別排水量的大傢伙仍舊具備極強的靈活性。嘿嘿,到底有多麼靈活,這麼說罷,‘鯨鯊系’航母可以在一些陡峭的又險峻的海底群山中穿梭時,可以穿過一條“s”形拐點的地形。”
任鴻收回視線,看向面露震撼的高將軍,道:“‘鯨鯊系’航母就是一條完全由金屬機械打造而成的頂級掠食者與海洋霸主。它集結了矩陣科技所有最尖端、最精華的技術於一身,它是目前矩陣科技的最高技術成就的體現。”
“不可思議……”高將軍只能用這個詞彙來形容此刻的心情,果然是徹徹底底的顛覆性,高將軍凝視著製造船塢上的龍骨,說道:“還有什麼效能,都說說吧。”
任鴻聞言,當下繼續說道:“‘鯨鯊系’航母為核動力驅動,一次核燃料補給可使用20年,一次物資補給可以滿足3600人消耗15年。總功率47萬馬力,標準航速36節,最大航速48節,最快航速超過了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艦船,俄羅斯人的阿爾法級核潛艇。最大續航能力高達162萬海里,相當於繞地球50圈左右。”
“完美……”驚歎不已的高將軍喃喃道,繼續聽著任鴻講解:“前面說到過,‘鯨鯊系’航母沒有飛行甲板。”說到這裡,任鴻忽然笑道:“您一定是認為即便是水下航母,艦載機起飛也要浮出水面進行。實際上,‘鯨鯊系’航母上的艦載機是直接從水中起飛……”
高將軍一聽這句話,頓時猛地轉頭看向任鴻,眼睛瞪得老大,卻是一語不發,而任鴻理所應當的繼續說道:“得益於國家803所提供的基礎技術,以及‘共和國之鷹’的技術儲備極大的縮短了研發時間。我們的戰機設計部門為‘鯨鯊系’航母連身打造了一套全新艦載機體系——弧光系列,沒有803所提供的一系列機型基礎技術,艦載機的研究進度不會這麼順利的。”
“弧光系列具備‘弧光攻擊機’、‘弧光反潛機’、‘弧光預警機’和‘弧光電子干擾機’四大型號。”
“艦載機艙分部在航母主體上的32個節肢點上,形象的來說就是分部在這條機械鯨鯊腹部的兩邊。32個節肢上對稱分佈著64個機倉庫和對應的64個發射視窗,其中36個機倉庫每個可以放置兩架艦載機攻擊機,餘下的機倉庫每一個只能放置一架飛機,‘鯨鯊系’水下航母可最大艦載數量剛好達到100架飛機。”
“當艦載機需要外出執行任務或戰鬥的時候,飛行員進入駕駛艙後,機倉庫便會注滿海水,隨後發射視窗將會開啟,弧光戰機透過視窗飛出機倉庫並進入海洋中,因此,戰備狀態下,一次性可以讓64架戰機同時起飛。除卻‘弧光反潛機’外,其他戰機全部都需要進入空中,所以他們同時具備了兩套引擎系統,好在雙引擎體系這套技術在‘共和國之鷹’身上早就實現了,所以只需要加以改進就能應用到‘弧光戰鬥機’上面,一套用於在海底水中起飛和水中航行,另一套引擎則是用於空中飛行和超音速巡航。”
“水中的強大阻力只能限制‘弧光戰機’的速度處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