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零六章 爭否,慕南枝,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九百零六章 爭否
從名份大義上來說,姜鎮元和李謙是最合適。
而姜鎮元又比李謙更合適。
李謙鎮守京城,主要還是因為他是皇親國戚。
姜鎮元鎮守京城,卻是資歷、威望所歸。
一旦朝廷南遷,就不可能隨隨便便地重回京城,誰能鎮守京城,誰就等於掌握了整個北方。
這樣的誘惑太大了!
在李謙聽到朝廷要南遷的訊息立刻就意識到這是個天下掉餡餅一樣的機會。他恨不得派了人去推波遂瀾,催著趙璽南遷。
但一想到朝廷南遷之後,他將面臨著和姜鎮元去爭這個位置,他又前所未有的猶豫。
姜憲對姜家的重視是顯然而見的,他不想和姜憲發生矛盾。
何況他這麼多年之所以這麼努力,縱然有是男子就應該遂鹿天下野心,可更多的,是想守護妻兒不被人欺負,想守護姜憲不被人覬覦。
若是因為與姜鎮元的爭執讓兩人之間有了罅隙,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他壓著性子等結果。
準備把這一切都交給天意來決定——朝廷若是南遷,那就是在給他機會。朝廷若是不能南遷,那他也不會去推波遂瀾。
可老天爺還是最終站到了他這邊。
趙璽等人沒能抗得住汪幾道,江南的水患,黃河的淤塞讓京城糧價大漲,已經開始有餓死的人,那些朝臣的日子一樣不好過,朝中一改從前紛爭,同意南遷。
機會擺到了他的面前,可他還是在猶豫。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父親看穿了自己在姜憲面前的軟弱還是被柳籬看穿了!
柳籬看著李謙的樣子,在心裡暗暗地嘆了口氣。
溫柔鄉是英雄冢。
這句話還真是沒有說錯!
行事果斷勇敢的李謙,在這樣的機會面前卻為妻子猶豫了。
他想到自己的,不由心中一軟,聲音也溫和了很多,道:“是我主動來給郡主送壽禮的。也想順便來看看慎哥兒。聽說他跟著鄭先生讀書,十分的聰慧,大人每每提起來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提到兒子,李謙的表情也溫和了很多,他看上去謙遜,實則驕傲地道:“慎哥兒聰慧是聰慧,就是太頑皮了。還好早早地就把他丟給了鄭先生,不然就真成脫了疆的野馬了。”
“男孩子嘛,頑皮些好!”柳籬笑著和李謙說了半天慎哥兒,隨後提出來去看看孩子,再也沒有提京城的事。
李謙卻知道,他這是在等待自己的回答。
把柳籬丟給了謝元希招待之後,他慢慢地回了上房。
千里之外的盛京城,遼王曾經的別院,姜鎮元坐在花園暖亭的美人靠上,身下是厚厚的棉墊,膝頭搭著虎皮袍子,正輕輕地給紅泥小爐扇火。
姜縱看著大伯父有些蒼白的臉,心情很複雜。
自姜鎮元腿傷之後,姜家的事就大部分都交給了姜律。大家以為這不過是暫時的權宜之計,誰知道姜鎮元的腿傷卻一直沒有辦法好利落,大夫說是因為水土不服。好在是姜鎮元心心胸豁達,加上又新添了個寶貝孫子,外面的事姜律也能獨擋一面,他倒沒有把自己腿傷放在心上,整天逗著孫子,倒也逍遙快活。
可他大伯父真的甘心這樣的生活嗎?
姜縱很懷疑。
他的手無意識地擺弄著小竹簍裡的銀霜炭,道:“我們得到的訊息就這麼多了。不過,聽姑爺那邊的人說,遷都的時間定在了明年開春。那個時候不冷不熱的,正好南下。金陵那邊正日夜不停地在修皇上的行宮,工部侍郎姚先知被派去了那邊督工。江南倒沒有加賦,好像是說戶部尚書梅城出了個主意,讓揚州的那些鹽商出銀子。我估計,梅城這會兒正後悔呢——揚州的那幫人知道了,還不得恨死他!”
姜鎮元笑道:“那姑爺的人又是從哪裡聽說的呢?我看揚州的人未必會恨梅城。他給了揚州那些鹽商一個巴結皇上的機會,那些人感激他都來不及,怎麼可能記恨他!總比像蘇佩文似的,慫恿著蔡定忠去西安賣官體面。”
他看似淡然,實則在心裡長長地嘆了口氣。
不過三、四年的光影,李謙已經這樣的厲害了。姜家要知道什麼,還要找他的人去打聽。
姜家,還是在他的手裡開始走下坡路了!
想是這樣想,他還是打起了精神。
姜縱笑道:“姑爺應該是在汪家和蘇家安插了人。我去問這件事的時候,他們還告訴我,蘇佩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