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九十八章 來風,慕南枝,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百九十八章 來風

遷都之事就不會是空穴來風。

至少是有人想這麼辦!

不過,遷都事關重大,汪幾道和李瑤應該不會這麼輕易就答應才是。

姜憲在心裡琢磨著,李謙那邊也得了訊息,正在和謝元希說這件事:“……遷都茲事體大,是誰提出來的?漕運也不是沒有因為水位枯竭或漲水而暫時停運引起京城糧價上漲的時候,從保定或是天津調些糧食暫解京城之圍就是了。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因為這件事要遷都的。這件事得好好查查!”

上次蔡定忠趁著西北有地動,到西安來賣爵鬻官,幕後支持者就是讓他們都沒有想到的蘇佩文。在李謙看來,什麼內閣輔臣,全都爛到根子裡了。只要有利可圖,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而且他隱隱有種感覺。

覺得這件事與趙嘯脫不了干係。

遷都金陵,的確是可以解決國都的生存之憂,卻也讓天子和朝廷遠離北邊,和江南計程車族更為親近了。

靖海侯府,恰恰就在閔南。

可為了一個搖遙欲墜的皇朝,有必要費這麼大的勁嗎?

他去看望姜憲的時候,忍不住和她說起這件事來。

姜憲的看法卻和李謙不同。

她用潔白的帕子細細地擦著前幾天左以明派人從京城送來的那盆細細長長的建蘭葉子,頭也不抬地笑道:“這你就不懂了。趙嘯是皇室宗親,別人能反,他卻不能——別人反,那是揭竿而起,他反,那是謀逆。想坐天下的人,都得謀個名正言順,不然天下計程車子怎麼給你歌功頌德的!他若真是有心謀取大寶,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趙璽遷都金陵。到了南邊,他才有用武之地啊!”

這也是她想很好幾天才想明白的。

李謙之所以一時想不明白,是因為李謙不是趙嘯,不是她。

他們不怕反,可反了之後的安撫卻比造反本身更讓人頭痛。如果沒有大義之旗,就算是坐在了金鑾殿上,也沒辦法坐得穩,甚至幾代之後都會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李謙沒在這個面多做糾結,他是很相信姜憲的判斷的。他是有不敢相信內閣真的有人會提議。

姜憲笑著指了指手邊的建蘭道:“看,左以明命人送來的!”

李謙目光微凝。

姜憲道:“恐怕這次真的要遷都了!”

李謙皺眉。

姜憲卻笑:“若真是遷都也好,太皇太后可以死守著不走。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經常去探望太皇太后了。”

若是遷都,京城就成了陪都,京衛都會隨著趙璽南下,她就可以自由的進出了。

李謙聽了,莫名覺得心裡像有隻貓在抓似的,癢癢的。

他走上前來,從姜憲的背後輕輕地擁了她,把下頜擱在了姜憲肩窩,低聲道:“我覺得若真是能遷都,也挺好。至少,西邊和北邊都是我們的了。”

歷來改朝換代,北邊都揮師南下,南邊都是望風而逃。

他還欠姜憲一個萬人之上。

會不會,這就是一個機會呢?

李謙的心怦怦亂跳。

遠在京城的左以明,心也在怦怦亂跳。

提出遷都之事的是翰林院的一個姓彭的老翰林。在翰林院坐了一輩子的冷凳板,眼看著到了致仕的年紀,卻在臨走之前弄出了這樣的妖蛾子。

因同是江南人,他之前還想提醒提醒這位彭翰林,誰知道他還沒有派人去找彭翰林,這位彭翰林卻先找上了他,不僅慷慨激昂地向他闡述遷都的必要性,還反覆地對他說:“京城離韃子這麼近,稍不留神就會被韃子破城。想當初,要不是有汪閣老帶著京城嚴防死守,京城早就淪陷了,還有今天我們在座的各位什麼事?當初高祖皇帝定都京城就是錯的。我們需儘快拔亂反正才是。

“何況金陵仍六朝古都,是江南名城。朝廷遷都金陵,對我江南士族也是件大好事。

“左大人如今算得上是江南在京最有資歷的肱骨之臣了,還請左大人登高一呼,成就這千秋偉業!”

不過兩年的功夫,說起當年京破城的事,已經沒有人提起熊正佩,更沒有人提及姜鎮元了。

左以明恨不得把這鬚髮全白的老頭丟出去。

也不知道受了誰的慫恿,把自己當成了急先鋒,做了別人投石問路的石子。

遷都,於左家也是有好處的。別的不說,單單左家在江南的那些田莊,就會增值很多。而且還正如彭翰林所說,京城離韃子太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招惹多金壞痞

千頃寒

網遊之聖騎威武

閒來一看

重生暖婚:隱婚老公,寵翻天

喬木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