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細分說,一蓑煙雨任平生,我想吃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象一下,一個才得到部分諒解的完顏康,別過臉去就帶著金兵侵宋,絕對會成為mt中的戰鬥機,仇恨拉得妥妥的,走到哪都是一張嘲諷臉。仇恨值絕對比正經的金兵統帥還要高一萬倍,不前仆後繼地弄死他不肯罷休。
自打有了江湖上認為不入流的“迷藥”悲酥清風,完顏康就不用再擔心什麼來自正義之士的煩惱了。現在又有高明武功傍身,更不會害怕“鋤奸”。卻不能完全忽視這樣的情況。至少,他是不想與洪七公為敵的,即使不害怕他的武功。
完顏康真正的政治啟蒙,是東宮太子做的,如果太子認為需要去做這件事,完顏康是不會一力反對的,至少要見過太子,聽聽他說得有沒有道理。換了完顏洪烈,完顏康只會相信他的陰謀。這大約就是對政治家的信任與對政客的不同了。
放著假,也沒說不允許他四處蹓躂,完顏康在家先自己考慮了幾天,準備好了應對的方案,然後跑到了東宮。
太子看到他就笑了,對徒單衡道:“怎麼樣?我說著了吧?忽都一定會過來的。”
完顏康與徒單衡相看兩相厭。
太子也不介意,招呼完顏康過來坐。他坐在一張羅漢榻上,正捧著個手爐子。完顏康見了便問:“怎麼,你冷?體虛嗎?”東宮的火盆燒得挺旺的,沒有內功傍身也不至於這樣。太子道:“久不活動,有些體虛而已。真羨慕你呀,將有活動的機會了。”
完顏康趁機問是什麼事情。太子也不避諱他,道:“正有一件事。”將要給他機會領兵伐宋的事情給說了。說完,也有點擔心地看著他。完顏康的母親是漢人,這個沒什麼,事實上,金國許多宗室姓著完顏,包括許多皇子,比如完顏洪烈本人,他們的母親都是漢人。然而包惜弱是宋國人,她會對兒子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個就不好講了。現在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完顏康會心軟。如果對宋國也心軟,那就不太好辦了。
太子對完顏康,是寄予厚望的。
完顏康心裡倒真把他當大哥看,也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攘外必先安內,前腳出去打人,家裡後院起火,是個什麼道理?再者,相較宋國,不是蒙古、西夏更是威脅嗎?”
太子嘆道:“你能想到這些是很好的,不過有些事情,你還是沒有看到啊。阿衡?”徒單衡對著完顏康呲了一下牙,去取了地圖來,放到太子與完顏康中間攤開了。
太子再給完顏康講解:“你說後院,唉,我知道,我都知道,千頭百緒,擇要而行。後院還沒壞到要燒房子。如果不出去打架打贏了,房子才要倒掉。忽都,情勢緊急。你看。”
說著,指著宋、金、夏、蒙的位置,問完顏康:“若你是蒙古人,將怎麼做?”
完顏康道:“自然是南下。”順手劃了兩條路線,一條是經金、一條是經夏,最後肯定是要連宋一起吞了的。不需要讀過歷史,現在比較精英的上層,也會有這樣的認知。
太子又問西夏。完顏康想了想,道:“他們雖然悍勇,但是我看能自保就不錯了。”再問宋,完顏康道:“自然是想著北上啦。”
太子問道:“這三者,何者易,何者難?”完顏康道:“要我說,西夏最易,其次宋,其次蒙古。但是宋有世仇,很難合作,可如果我們跟宋、夏都開戰,蒙古豈不要趁虛而入了嗎?”
太子道:“你忘了一條,這是四國,不是四個人在做遊戲,有國家就有土地!蒙北宋南,我們在中間,是我們與西夏幫著宋國扛蒙古,”然後很丟臉地承認,“打蒙古,有些難。”金國這邊扛著蒙古,那邊宋國肯定背後捅刀,世仇嘛,不捅你對不起死去的祖先。打蒙古很難,兵力膠著,那麼宋國就會捅得很歡快。不如去打宋,牆內損失牆外補,啃宋國,就是壯大金國,增強國力,好與蒙古一拼。相反,即使打贏了蒙古,也沒啥收益,不划算。
所以,與西夏的聯合就比較重要了。或者說,必須與西夏保持友好關係。
這不是揀軟柿子,又或者是不知道誰是更大的威脅,完全是從情勢出發,最優的選擇。
至於國內造反之類的事情,太子也比較擔心,但是認為眼下只能從緩:“只要大金兵勢不敗,就不用太擔心。忽都,擇要而行,先保住國家,才能善待百姓。況且,也不是處處都敗壞的。”
就侵宋這件事情,對於金國來說,確實是價效比最高的。除了在岳飛那裡吃了敗仗,再就是完顏亮傻逼了一回,其他大多數時候,金國侵宋都是個低風險高回報的買賣。而且,除了幾個牛人之外,南宋一直很好打。再者,打仗這回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