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日常(過渡章)
混亂不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日常(過渡章),從光字片開始的影視諸天,混亂不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盛家,外書房中,王重和年不過十三的長柏相互拱手見禮。 “王重見過衙內!” “子厚兄何須如此見外!小弟草字則誠,子厚兄喚小弟表字即可。” 電視劇中的長柏和原著小說中的長柏雖然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性子在細微處也有些許不同。 “子厚兄,請!”長柏雖年紀不大,做派卻是一派風光霽月,頗顯老成。 二人跪坐在長桉兩側,一十四五歲,只中人之資,瞧著頗為老實的女使為二人奉上香茗。 客套幾句,王重便直入主題:“素聞則誠天資聰穎,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能,尚未束髮,便已學富五車,有青雲之志!” 長柏微微一笑,眼中閃過幾分自豪,可看著王重,卻又忍不住好奇:“聽父親說,子厚兄才是真正的學貫古今,才學過人,若非因家中生了變故,只怕現如今已經登科及第了!” 只是那灼灼的目光中除了好奇之外,還有些許少年人特有的熱血和不甘示弱。 也是,縱使再過老持穩重,可年齡擺在那裡,不過十三歲的身體,自小錦衣玉食長大的翩翩公子,所見所聞,不過是內宅那一畝三分地的東西,又能有多少閱歷。 “登科及第!”說著王重搖了搖頭,感慨著道:“哪有那般容易!古來多少才學過人之輩,都卡在了會試之前,欲高中進士,除卻才學之外,運道、心態,缺一不可!” 看王重的神情不似作偽,見其如此謙遜,想起父親曾與之促膝秉燭夜談,又想起那日在樓船文會之上王重的表現,心中對王重的評價不由得高了幾分,好感也提升了不少。 “子厚此言極是!”正是因為踏入了科舉之路,才能明白王重說的到底有多正確。 歷史上才學過人,留下名篇無數,名傳千古,於科舉之路上卻屢試不中的大有人在。 遠的不說,就說本朝那位寫出“忍把浮名,換了低斟淺唱!”的楊無端,其才學之高,乃天下士子公認的,世鮮有人及,卻恰恰因為這句話,惹惱了官家,讓楊無端:“且去低斟淺唱,何要浮名。” 後又在楊無端的試卷上寫了一句評語:“且去填詞!”。 且金口玉言,讓楊無端五十歲以後再去科考。 人至七十古來稀,五十歲再去科考,就算中了,又能在宦海中浮沉幾年?況且五十歲之後再去科考,當真就能中嗎? 那些個主考官們,再看到楊無端的卷子,會讓他高中?只怕會試之時就被刷了下去。 聊了幾句,長柏忽然想起前些時日,伯父盛維北上之前來家中和父親說的那番話,不由得好奇的問:“聽伯父說,子厚不但才學過人,武藝也十分精通?” “不過是些強身健體的莊稼把式而已,談何精通,不過是盛伯父抬愛而已。”王重仍舊謙虛。 長柏卻不是那麼容易被敷衍的:“伯父雖只是商人,然走南闖北多年,自身雖不通武藝,但眼力還是有的。” 王重道:“不過是為了強身健體,危急時刻,以求有自保之力罷了!” 長柏顯然沒有想到,王重說出的習武理由會是這樣。 “子厚習武難道為了北擊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 “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又豈能只憑自身勇武!”王重道。 長柏心中一凜,當即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子厚有何高見?” “兩國交戰,是兩個大國之間綜合國力的較量,而非一戰之功。” “契丹強橫,雄踞漠北,國力並不比我朝弱,且兵甲之強,猶有勝之,若欲收復燕雲十六州,需練強兵,增國力,朝野上下,勠力同心,文武群臣,齊心協力,否則的話,收復燕雲,不過是空談大話罷了。” “強兵且先不提,不知子厚覺得,當下該如何增強國力?”十幾歲的少年人,正是熱血的時候。 “則誠有何高見呢?”王重沒有回答,反而笑著反問起長柏來。 長柏想了想,搖頭道:“倒是未曾想過,不過想來,所謂國力,無外乎財賦、百姓,欲增財賦,無外乎開源節流,然後再輕徭薄賦,以吸納山民、逃戶、鼓勵百姓多生多育······” 長柏的意思很簡單,國力說的就兩個方面,一個是錢財,一個是人口,國庫錢財的來源,無非便是各種賦稅,而人口,是國力的基礎,只有人口增多了,賦稅才能增加。 王重笑著點頭道:“則誠所言,倒是與重不謀二人,所謂國力,無外乎國家財賦的多少以及人口的多寡。” “欲練強軍,首先便要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將士們若是連飯都吃不飽,打仗的時候,又哪來的力氣與敵人廝殺,冠軍侯曾說過,帶兵打仗,無外乎賞罰分明,罰且不論,賞無非便是錢財,官位,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所以打仗離不開錢財!”長柏總結道:“更離不開人口。” “不錯!”王重道:“方才則誠已然說了,欲增財賦,無外乎開源節流四字。”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