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封侯,高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宏圖微微笑道:“節度使知道王厚嗎?”
陳慶點點頭,“我知道他是熙河路的開創者,在青唐王朝解散後,正是他對青唐故地的治理,才有了今天熙河路的根基,是我當效仿的前輩。”
“當年王厚出任第一任熙河路經略使,我還是他的戶曹參軍事,他對吐蕃人和羌人的治理手段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軟硬兼施,安撫為主,對不聽話的部落就霹靂打擊,諸如大酋長多羅巴和他的兒子,他們抗拒朝廷,王厚就毫不猶豫帶兵殲滅,把他和兒子全部殺死,他的部落也消亡了,很好的震懾了其他吐蕃部落。
然後對歸降的部落好生安撫,給予免稅賦等獎勵,十幾年治理下來,吐蕃人、羌人都心悅誠服,一直到現在,他們和漢人依舊能和睦相處,皆得益於王厚數十年的不懈治理。”
“那任得敬對吐蕃、羌人是什麼態度呢?”
徐宏圖沉吟一下道:“任得敬一向重吐蕃人而輕羌人,他為了籠絡吐蕃人,他娶了西海部落首領革洛巴的女兒為妻,這個女人給任得敬生了一個小女兒,節度使最好不要殺她們母女,把她們送回吐蕃。”
陳慶微微笑道:“徐老前輩不用擔心,就算任得敬罪大惡極,我也不會殺他的妻女,請繼續說!”
徐宏圖繼續道:“其實任得敬這種做法有利有弊,早期是得到了吐蕃人的支援,但又失去了吐蕃人的敬重。”
“為何?”
“因為他把自己的地位拉低了, 本來是吐蕃人仰視他, 結果變成了吐蕃人平視他,甚至俯視他,現在吐蕃人中比較桀驁不馴的部落就是西海部,節度使一定要警惕他們, 說起這個西海部, 任得敬還差點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
陳慶連忙問道:“什麼蠢事?”
徐宏圖心有餘悸道:“我聽說任得敬準備組建一支一萬人的西海騎兵,以西海部吐蕃人為主體, 他和西海部甚至達成了協議, 但幸虧他沒有來得及實施,一旦他實施了, 就會留下極大的隱患。
這支吐蕃騎兵很可能就會成為吐蕃人重建青唐王朝的根基, 當年王厚的態度就很明確,可以讓部分羌人加入宋軍,但絕不能讓吐蕃人和羌人單獨成軍,後來的劉法和劉子羽都堅持了這個原則。”
陳慶沉吟一下道:“西海部有沒有宿敵?”
徐宏圖撫掌大笑, 豎起大拇指讚道:“節度使果然厲害啊!一句話點中了要害, 青唐失國後,河湟吐蕃分成了七個部落, 最大的多羅巴部落被王厚滅了。
剩下部落中, 較大的兩個部落是積石部和西海部, 還有四個小部落, 比如生活在廓州的山北部, 生活在河州的山南部, 生活在臨洮府的洮西部、以及生活在洮州的洮南部等等。
本來六個部落相安無事, 但任得敬和西海部聯姻後, 西海部首領革洛巴就有了凌駕於其他各部之上的意識,他幾次想在西海召集各部酋長議事, 都被積石部帶頭抵制,西海部和積石部本來就是宿怨, 為了抵制之事,兩個部落去年以來發生了三次衝突。”
“徐前輩的母親應該就是積石部吧!”
徐宏圖點點頭,“我母親的侄子阿桑目前就是積石部的首領,是我的表弟, 他比較親宋,西海部則親西夏,傳聞任得敬在出任西安州通判之時就開始勾結西夏, 其實是確有其事,就是透過西海部和西夏聯絡。”
“能否煩請徐老前輩替我聯絡吐蕃積石部首領, 我想見見他。”
“沒問題,我立刻寫封信給阿桑,讓他來秦州拜見節度使。”
“來秦州拜見?”
徐宏圖緩緩點頭,“節度使可以給他利,但威不能失,必須讓他仰視節度使。”
“我明白了!”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我知道積石州中有一個積石縣,縣裡還有漢民嗎?”
“有不少漢民, 那裡很不錯,很平靜,在那裡生活的一萬多漢民都不願離開, 還有一位百姓推舉的知縣, 節度使有機會去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有時間,我還真要去看一看。”
說到這, 陳慶又想起一事, 笑問道:“我還有一個疑惑之處,河湟地處偏僻,任得敬是怎麼收斂了大量財富,光綢緞就有十餘萬匹,讓人困惑啊!”
徐宏圖呵呵笑了起來,“節度使不知道絲綢之路已經南移到西海一線了嗎?”
陳慶愕然,“我還真不知道。”
“蒙西夏人所賜,他們在河西走廊收取重稅,又放縱軍隊假扮馬匪搶掠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