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崩潰,封侯,高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安的宅地價格確實崩潰了,事實上,從兩年前開始,臨安市場就處於一種有價無市的狀態,三畝以上宅子都是天價,但就是沒有成交,主要是沒有人接手。
動輒畝價三萬貫以上,一座三畝宅就要十萬貫了,只有大商人和權貴才能接手,但大商人階層被朝廷以殺雞取卵的方式幹掉了,而權貴階層本身就有大量房宅,他們更沒有需求。
原本很火爆的店鋪,十年前還是一鋪難求,畝價也在萬貫以上,現在卻遠遠供大於求,甚至只有供,沒有求,臨安街頭到處都是轉讓店鋪。
雖然到處都在賣宅賣店,但價格卻沒有下來,交易和價格都彷彿被凍結住一樣,大家都有默契,誰也不願血虧出售。
真正導致臨安房地產崩潰的,還是朝廷自己,朝廷強制發行會子,卻發現名單上的商人大部分都跑掉了,人和錢都沒有了,只剩下跑不掉的房宅和店鋪,全部被官府沒收,
但朝廷需要的是錢,而是不是房宅,以前是用內部低價銷售的方式處理了房宅和店鋪,現在內部低價處理也沒有人願意接手了,朝廷便將這幾百座房產和上千座店鋪以極低的價格推向市場,瞬間引爆了臨安的房產市場,形成雪球效應,大家紛紛降價,血虧出售,一個比一個降得狠,僵持了兩年的臨安房地產市場崩潰了。
畝價萬貫變成了畝價千貫,無數人一夜間財富縮水十倍,引發社會強烈動盪,房價暴跌、物價飛漲,百姓紛紛囤積物資,搶購糧食,鬥米五十文變成了鬥米五百文,漲價了整整十倍,一時臨安城內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大量百姓開始離開臨安城。
書房內,秦檜狠狠將《京報》扔在地上,《京報》頭版刊登了開發漢長安城的訊息,這個秦檜不關心,讓他惱火的是第三版和第四版,密密麻麻全部都是房宅和店鋪低價轉讓的資訊,已經連續四天了,每天都是天量房產轉讓,多得讓人窒息、讓人絕望。
看起來是報紙正常的房產資訊,但在這個關鍵時刻,一般報紙都會顧全大局,儘量不刊登惡化市場的訊息,但《京報》卻變本加厲地將一版商業資訊變成了兩版,簡直就是在吹響號角,告訴每一個讀者,臨安房產崩潰了,這分明是在惡意推波助瀾。
豐樂樓旁邊的王振邦十畝宅子,原本畝價五萬貫,總價超過五十萬貫,結果被官府以畝價五千貫的價格拋售,可居然沒有人肯接手,這件事被《京報》以頭版頭條的方式報道出來,從而引發了臨安房宅價格的暴跌風潮。
當然,秦檜毫不懷疑《京報》險惡的意圖,在這個動盪的時刻,陳慶給它的指示,一定是落井下石。
但秦檜現在考慮的不是解決市場的問題,而是解決他自己的問題,在揹負巨大責任的情況下,他怎麼保住自己的相位?
拋售資產確實是他決定的,但他也是受到了官家的巨大壓力,要給軍隊支付俸祿,駐紮在溫州的三萬軍隊,因為欠俸而出現了大量逃兵,把官家逼急了,強令他立刻拋售房產店鋪,結果導致了今天這樣的嚴重後果。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歸根到底還是朝廷沒錢了,酒稅因為酒的銷量大幅減少而幾乎斷絕了,鹽稅稍微好一點,但暫時也收不上來,原因是私鹽氾濫時,很多人家都趁機大量囤鹽,雖然私鹽被抑制住了,但官鹽要正常銷售,至少要等到過年。
朝廷和官府大量的房產也收不了租金,現在唯一的期待就是田稅、戶稅和架間稅,可是這也要到年底去了,遠水不解近渴。
各種危機的重壓之下,秦檜頭大如鬥,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時,妻子王氏走進書房,她看出了丈夫的焦慮,便建議道:“老爺,外面米價都漲到每鬥五百文了,朝廷就不能放點米出去平抑糧價?”
秦檜嘆口氣道:“米價不是問題,江南產米,朝廷已從各地調米來臨安,過兩天就會降下來,關鍵是房地產崩潰了,我沒法向天子交代,很可能這次我要被罷相了。”
“這件事是老爺操作的嗎?”
秦檜搖搖頭,“具體拋售房宅店鋪是万俟卨操縱的,但是我決定的,但實際上是官家決定的,逼我拋售房宅和店鋪。”
“那就行了嘛!既然官家才是決策者,他肯定會認為拋售沒有問題,只是具體實施人沒有操作好,那和老爺有什麼關係?”
一句話提醒了夢中人,這件事有決策人和執行人,官家是決策者,那就肯定不是決策的問題,而是執行者的責任,便承擔責任之人應該是万俟卨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