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零五十五章 準備,封侯,高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靈武縣城內的變化很大,宏偉的西夏王宮已經被改建為倉庫,華麗的裝飾都被去除,各種裝飾的穹頂也被夷平,面目全非,完全忍不住這裡曾經是一個王朝的皇宮。
從前滿街都是党項人,現在是滿街都是漢人,各種招牌、旗幟都換成了漢字,商鋪前叫賣的夥計也是漢語。
各種党項的痕跡消除很快,走到大街上,基本上看不見党項人,看起來和內地縣城完全沒有區別。
但並不是說沒有党項人,城內二十餘萬人口,至少有三成還是党項人,但只看外表的話,看不出他們是党項人,每個人都穿上漢人服飾,女人也穿上漢人的長裙,說著漢語,孩子也去學堂讀書學習《論語》、《孟子》。
每個党項人都千方百計把自己變成漢人,官府也順應他們的要求,把他們籍貫上的党項人改為漢人。
這是必然的,如果不改變自己,就會世世代代遭受歧視,甚至漢人的報復,當年党項人殘酷奴役漢人,必然是要付出代價,這個道理他們不可能不懂,所有的党項士子在短短數年內死光了,怎麼死的,沒有人知道,這些党項人算是領教到了漢人官府只做不說的可怕,為了活下去,他們必須改變。
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異常,陳慶坐在馬車內默默注視著街頭巷尾的變化,他不需要下車去詢問,從很多細節他就能瞭解到自己想知道的情況。
比如看百姓的衣服穿著、臉上氣色、走路氣質,就能知道城內百姓是否豐衣足食,看常平店的分佈和排隊人數,就能知道底層百姓是否生活有保障。
從店鋪內貨物是否充盈,夥計叫賣是否熱情有力,就能看出商業是否繁榮,從酒樓、茶館是否興隆就能看出百姓的收入是否寬裕。
從城內訓練士兵的步伐整齊程度,就能看出軍紀是否嚴明,甚至看商人的隨身包裹怎麼攜帶,就能看出城內的治安狀況。
只要善於觀察,就能知微見著,收穫自己想要的情報。
陳慶的馬車在城內走了一圈,又從南城門出去,直接去了軍營。
剛進中軍大帳,李慕清便趕來彙報,收到了斥候從豐州發來的鷹信。
“鷹信怎麼說,你直接彙報!”陳慶笑道。
“回稟殿下,鷹信中說冰面非常不穩定,很容易掉入冰河,然後斥候遭遇了敵軍巡哨騎兵,發現對方已經騎馬在雪中奔跑,到月底左右,積雪就完全不影響騎兵了,黃河也會在月底開始解凍。”
陳慶又問道:“他們遭遇敵軍巡哨騎兵,是怎麼應對的?我記得他們只有三十人,都是騎駱駝,對吧!”
“他們確實是騎駱駝,但怎麼應對敵軍巡哨騎兵,鷹信上沒有說,但估計有一番激戰。”
陳慶點點頭,“還有什麼?”
“還有就是敵軍裝備,單層皮甲、皮帽,沒有盾牌,弓箭射程在七十步左右,使用長矛和戰刀,制式和金兵一樣。”
停一下,李慕清又道:“再有就是對方作戰能力,騎射比較厲害。”
陳慶走到沙盤前,凝視沙碟片刻問道:“從這裡到豐州需要多少時間?”
“如果是平時,大概三天就夠了,但現在還有積雪,路況不好,卑職估計要走五天。”
陳慶算了算時間,現在出兵還是倉促了一點,士兵不一定能適應,他輕輕嘆口氣,“再等幾天吧!本月二十日出兵北上。”
陳慶隨即又對李慕清道:“還有城外的百姓,你和地方官府聯合,儘量提前做好準備,等我們出兵後,就把老弱婦孺先轉移到城裡來,青壯要留下繼續春耕,但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烽燧報警,就要立刻撤進城內!”
李慕清躬身道:“卑職立刻去處理!”
靈州守軍用一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烽燧體系,在沿途山巒高處建立二十座烽燧,每座烽燧有十名士兵,晝夜監視,一旦敵軍大規模南下,烽燧就會報警,民眾就會立刻撤進城內,去年全民演練過三次。
】
為了能及時撤退,靈州鄉村的家家戶戶都有騾車,糧食和財物平時都裝好,一旦有情況就會立刻搬上車走人。
但並不是村民逃進城就完事了,官府還要有序安置,要準備帳篷,準備場地,準備糧食、醫藥等各種物。
陳慶並不是要百姓立刻進城,他的要求是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官府開始著手準備,第二步是大軍北征後,老弱婦孺先一步入城,第三步才是青壯入城。
這樣做更加條理分明,井然有序。
次日,靈州各縣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