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三百零七十五章 利弊,封侯,高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午時分,陳慶再度請三位參政事去慶豐茶館吃飯喝茶。

吃完飯,陳慶喝了口茶笑問道:“科舉準備得任何?”

蔣彥先笑道:“已經差不多了,七天後正式舉行,今年來參加科舉計程車子超過了十萬人,為歷屆規模之最,但大部分都是參加明經科,主要是我們去年頒佈,押司為從九品官,考上明經科,就有機會出任押司,就算步入仕途了,其次是考工算科,考上工算科能出任新設的縣工一職。”

陳慶眉頭一皺,“出任押司和縣工都有資歷條件,必須在縣衙或者州衙從政五年以上,有沒有說清楚?”

“都說清楚了,考上只是得到資格,要有足夠的資歷後才能任職,而且在太學完成學業,也視同考上工算科,這些都說清楚了。”

“還有制科!”

陳慶敲敲桌子問道:“我去年安排的農工制科考試,有沒有正常推行?”

“都在順利進行,參加考試的人不少,要到秋天才會出結果!”

周寬笑道:“其實殿下的改革不用那麼急,可以緩慢一點,把時間拉長,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會更加從容一些,那樣大家也會更容易接受。”

陳慶一怔,不解問道:“難道現在有什麼事情讓大家難以接受嗎?”

周寬澹澹道:“也談不上不能接受吧!只是十萬人來參加科舉,明經科和工算科把科舉的門檻拉低了。”

陳慶望著周寬道:“老周就實話實說,是不是對押司和縣工兩個官職有意見?”

周寬點點頭,“提高了押司的地位,混淆了官和吏的界限,增添一個縣工,好像是增加一點專業,實際上使縣一級的官場更加混亂,更加傾軋,派系鬥爭更加激烈,可以說,殿下這兩個拍腦袋的決定,動搖了地方官場的基礎。”

陳慶著實聽得有些刺耳,面帶慍色道:“專業事由專業人去做,難道不是好事,非要讓外行人去領導內行人,最後什麼事情都是一團糟。”

周寬也毫不畏懼,迎著主公尖銳的目光道:“這就是殿下想當然了,事情做的好不好,不在於官員懂不懂,官員不需要懂,只要把工匠選好,錢財籌措充足,剩下的事情交給工匠做就是了。

現在多出一個縣工來,殿下以為他就能把事情做好?縣丞不撥錢糧,他能做什麼?為什麼縣丞不撥錢糧,理由有一千個一萬個,個個都讓人無話可說,官場中最不缺的就是理由。”

蔣彥先連忙給周寬使眼色,讓他不要這麼強硬,蔣彥先委婉道:“殿下重視工商,重視農業,總希望提高糧食產量,讓百姓能吃飽肚子,人口得以滋生,這些我們都完全理解。

事實上,所有的地方官員都想有政績,都很重視農業技術,一旦有新的農業技術出來,大家都會爭先在本縣推廣,殿下看看玉米的推廣就知道了,陝西路北部幾乎縣縣都在大量種植玉米,官員們比百姓還要積極,還有南瓜,各地官員都排著隊來索取南瓜種子,大家都知道它產量大,能儲存,渡過災年的好幫手,但有的事情確實不用這麼急,太急反而會拔苗助長。”

“蔣參政事也是在說縣工?”儘管蔣彥先說得很含蓄,但陳慶還是聽懂了。

蔣彥先點點頭,“這其實是個責任問題,以前農業是縣令的責任,縣令責無旁貸,他手中有權力,他就能把事情做好,現在縣令不管了,農業都是縣工的事情,出了事也是縣工負責,縣工要錢無錢,要人無人,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春耕借不到耕牛,打井籌不到錢,修建農田水利也招募不到人手,殿下,縣工的存在,實際上就是奪了縣令的一部分權力,哪個縣令會高興?如果是縣令自己的心腹,那還好辦,可偏偏是吏部任命,事情就亂了。”

張曉也道:“殿下,卑職也要說兩句,提高押司的地位,殿下的本意是想讓朝廷控制縣裡更深一些,但實際上呢!押司由吏部任命,就是分走了縣令和縣丞的權力,縣裡的官場鬥爭就激烈了,大家都忙於鬥爭,拉關係,找後臺,誰還管百姓的死活?

更重要是,提高押司地位,實際上就給地方豪門伸手進縣衙創造了條件,大部分押司都是豪門子弟啊!他們有實權,肯定是照顧豪門的利益,侵蝕普通百姓利益,以前他們是由縣令任命,做得過份縣令會平衡,但現在他們有吏部撐腰,有豪門支援,實際上就架空的縣令和縣丞,殿下,胥吏當權,絕不是好事啊!”

馬車離開了慶豐茶館,在城內大街上緩緩而行,陳慶一直在沉思之中。

地方官府的問題一直是歷朝歷代難以解決的大問題,尤其疆域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