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妥協,封侯,高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運河上,一艘大客船正緩緩向北而行,張安騎和一行手下騎馬在岸邊跟隨,不時回頭向南望去。
他的副手叫董順,是一名武士首領,他帶著十幾名武士跟隨張安前來臨安。
“安叔,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老太太和夫人公子救出來,幹嘛還要請西軍幫忙?”董順著實不解問道。
張安瞪了他一眼,又見眾人都望著自己,他這才緩緩道:“大帥在給自己留條後路,懂不懂?”
眾人這才恍然,不再疑惑了。
這時,後面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有武士大喊,“追兵來了!”
張安回頭望去,只見數百名騎兵向這邊疾速追來,張安就等著他們呢!他立刻令道:“撤退!”
他帶著手下縱馬疾奔,漸漸奔遠了,不多時,數百名騎兵奔至客船前,顏辛大喊:“靠岸!靠岸!”
大客船緩緩靠岸,顏辛厲聲喝道:“上去搜!”
數十名士兵跳上船去搜查,片刻,士兵稟報,“啟稟都統,船中沒有人!”
顏辛大怒,跳上船一把揪住船伕脖領,惡狠狠問道:“船上家卷在哪裡去了?”
船伕嚇得戰戰兢兢道:“出城不久他們就上岸走了,有老人,有少年,還有女卷,有七八個人。”
顏辛忽然明白過來,早就用金蟬脫殼之計跑掉了,自己還追了半天,上當了。
他狠狠一腳把船伕踢下水去,大吼一聲,“氣殺我也!”
在三橋附近有一條比較深的巷子,最裡面是一座佔地兩畝的獨院,收拾得很乾淨,背靠小河,有一個小碼頭。
張安用一套虛實難辨的手法騙過了顏辛,使得朝廷以為張俊的家卷已經出城逃走。
實際上,張俊的家卷還在城內,被胡云安置在這座獨院中,等上幾天,風頭過去後,胡云再派人把他們送去淮西。
這時,張安又匆匆趕了回來,他當然不可能把主公的家卷完全交給西軍,他給老夫人和夫人見了禮。
張俊家卷和張安很熟悉,頓時心安下來,老夫人問道:“到底出了什麼事,讓我們半夜逃走?”
張安連忙道:“回稟老夫人,有人給官家進讒言,說老爺要造反,官家聽信讒言,開始對老爺調查,老爺害怕他們把家人下獄,所以才把大家連夜轉移。”
老夫人嘆了口氣道:“早就給他說過,軍權太大不是好事,他不聽,現在後果來了。”
“老夫人放心,老爺會放手,一定會平安無事。”
“張安,我們什麼時候出城?”旁邊章夫人問道。
“回稟夫人,再過幾天,等風頭過去了,我們再坐牛車出城,然後在城外坐船北上。”
又過了兩天,天子趙構下旨,宣張俊進京述職,卻被張俊以土匪猖獗為理由婉拒。
無奈之下,趙構又責令知政堂召見雍王特使胡云,商談當塗縣事宜。
一早,胡云來到了知政堂,目前知政堂除了秦檜和朱勝非為右相和左相外,還有兩名副相,一個是去年提拔為參知政事的万俟卨,另一個也是去年提拔的參知政事黃龜年,再加上樞密事徐先圖,一共五名相國。
秦檜親自和胡云進行商談,秦檜將一疊證據放在胡云面前,不滿道:“當塗實為西軍控制,當塗知縣馮前明也是西軍文職軍官,證據確鑿,胡特使不能否認吧!”
胡云澹澹笑道:“當塗縣原本是荒涼小縣,西軍投入大量財物改造,現在漸漸繁榮起來,朝廷不感謝我們投入心血,反而有指責之意,令人心寒啊!”
秦檜怒道:“當塗縣是朝廷的土地,你們未經朝廷許可擅自佔領割據,還派軍隊駐紮,難道還要朝廷感謝你們?”
“秦相國,京兆雍王府的牌匾上可是寫著大宋雍王府,旁邊還有另外一個牌子,‘大宋川陝宣撫使司’,我們也是宋朝臣子,為什麼就不能用大宋的土地?如果秦相國不允許我們使用當塗縣,那我們就不用背大宋這個虛名。”
“你”
秦檜被懟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朱勝非在旁邊打圓場道:“胡特使誤會了,秦相國並不是說不讓你們使用,只是要求你們先和朝廷商量一下,畢竟當塗縣不是川陝,不在川陝宣撫使司管轄範圍內,去別人家菜園子裡種菜也要給主人打個招呼,胡特使說是不是?”
胡云哈哈一笑道:“朱相國這樣說,我就能理解了,那天子是什麼態度?是准許我們繼續使用,還是打算把我們趕出當塗?”
秦檜忍住氣道:“官家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