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三章,首輔養成手冊,聞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他不是武官,不會對皇位產生威脅,又聽話,這是多好的手下。
所以汪遠當上首輔之後,在朝堂風光無限。他這個人搞黨派陷害,討好上司是一手。治國江山社稷與他無關,只要不威脅到他的利益,韃靼打到京城底下估計眼皮都不眨。清流黨敢怒不敢言,徐渭是聰明人,他知道自己是幹不過汪遠的,所以也從來不跟他正面交鋒。就這麼隱忍數年,汪遠見他不惹事,也沒有理會他。朝堂雖然暗流湧動,但一直比較平靜。
只是民怨越積越深,徐渭是個心繫百姓的人,他很為死去的老友悲痛。汪遠陷害忠良,賣官斂財這都忍了,只有到周書群這件事的時候,他忍不下去了。
周書群是原兵部侍郎,武官一般追隨陸嘉學,此人卻是武官中難得的清流黨。後來得罪了汪遠,被下放到貴陽宣慰司去做長官。貴陽那地的山民窮寇而兇悍,常做土匪流竄。周書群是個好官,到那兒之後既當父母官又管治安的,勞心勞力,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山民的信任。山民跟著他墾荒修寨,也不做搶人勾當了。誰想這時候貴州布政使來了,說土匪該死,收這些山民六成的農稅,日常還有各種重稅。周書群多次反對無用,布政使就是汪遠的人,汪遠要整他,說什麼都沒用。
山民憤怒了,靠勞動得來的糧食,叫這些魚肉鄉里的王八給搜刮得一乾二淨,他們成了兇匪。連周書群也一併記恨了,這股巨大的土匪勢力佔據了貴陽,殺了很多普通百姓和官員。周書群帶兵奮力反抗。汪遠那邊卻趁機給皇上上書,說這是貴陽宣慰使周書群監管不力,又貪汙成性,土匪未得治理反而越發嚴重了。應該把他押回京革職查辦。皇上見山民都能造反官府了,一怒賜死了周書群,妻兒流放兩千裡。
周書群還在帶兵奮力抵抗,保護城中百姓。脖子上就被套了枷鎖。他是憤慨而痛哭,跪在那片耗盡他心血的土地上久久回不過神。
立志做好官,卻什麼都做不成,反而還連累家中妻兒。他在貴陽自盡而死,送回京城的是屍首。
聞者傷心,聽著落淚!宜寧當年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也憤慨了好久。更別說與周書□□好的徐渭,清流黨一干人。
如果真是周書群這事出了的話,那處於憤怒,徐渭很快就要謀劃怎麼對付汪遠了。而羅慎遠,則將一步步踏上他的命軌,成為首輔之尊。
宜寧褪下了手中的玉鐲放在小几上,緩緩吐了口氣。
宜寧猜得沒錯,徐渭和戶部侍郎、楊凌等人正聚在書房裡,剛拿到的是周書群的訃告和遺書。
楊凌第一次看到談笑風生的老師拿著好友的舊物,手發抖目眥欲裂。“譙方上次給我寫信,還問我山地種什麼糧食好,向我討教寫駢體文……”現在看到的卻是他的遺書。
譙方是周書群的字。楊凌安慰了老師幾句,徐渭卻冷靜不下來:“給我拿紙筆,我要上諫。忠良被害,妻兒遭殃。我不能坐視不管!”
幾人根本勸不住徐渭,楊凌也沒有辦法,慌亂之中回頭問伺候的人:“……羅大人可來了?”
“已經派人去請了,羅大人離得不遠,應該要到了。”伺候的人連忙答道。
正說到他,門簾就被小廝挑開了。一股寒風撲進來,羅慎遠隨著寒風走進屋內,有人給他上了茶。他在路上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經過,這時剛一坐下就道:“老師稍安勿躁,作亂土匪在貴陽殺了這麼多人,皇上正在氣頭上。您這時候去為周大人上諫,只會被牽連。”
徐渭是被氣昏了頭,立刻道:“牽連也罷,我看不得他被如此冤枉!一條爛命,老朽我也是活夠了!”
羅慎遠知道徐渭是這個反應。他有點無奈,繼續說:“您要是被皇上賜一死,倒也輕鬆。天下也沒有清流黨了。等陸嘉學和汪遠把持超綱,他們想害誰害誰,以後民不聊生也沒人去心疼百姓了。您一死,我必然也不管了。”
徐渭聽了學生的話良久,突然老淚縱橫,哽咽起來。羅慎遠反倒鬆了口氣。徐渭是對老友的感情太深了。
他一看到信就知道不妙,周書群的事雖然沒有挽回的餘地,但他一定要先過來勸住徐渭再說。看老師哭就知道是勸住了,跟下人說:“備洗臉水來。”
等洗完臉就該清醒過來了。
*
已經是兩更過了,下人將冷茶重新換了熱茶。白瓷杯碟輕放在紫檀木上,陸嘉學側頭一看,他覺得汪遠這人或多或少有些毛病,他家用的茶具碗具全是薄胎的白瓷。
汪遠半百年紀,穿了件紫綢長褂,因面板蒼白,有些仙風道骨的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