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扛老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八十五章 論戰,生死,怒瀚,新兵扛老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意料。
眾所周知,星際戰爭,勝負九成決定於星戰。雁門港扼守著聯邦大門,位置絕佳。正如此前牛犇說過的那樣,只要它掌握在聯邦手中,姬鵬就必須分出一支強大艦隊,時刻防範。相比之下,蓬萊這邊是地面戰爭,距離聯邦本土極其遙遠,而且沒有重要資源,說句不客氣的話,縱然聯邦反敗為勝將蓬萊全部佔領,又能起到什麼用?
總不能指望在這裡重新開始建設,打造一支星際艦隊。
“為什麼?”軍神開口問道。
牛犇回答道:“還是之前提到的,戰爭的目的不是擊敗,也不是摧毀,而是佔領之後進行掠奪。姬鵬要佔領聯邦本土,前期需要大量地面部隊,與支援他們的大量資源。這些東西雁門港沒有,唯有立足於蓬萊。”
這番話不僅道出戰爭本質,還有戰爭的巨大消耗。簡單設想一下,對一個擁有數億人口的居民星球實現最基本的佔領,軍隊數量方面,最最保守的估計需以百萬計。這麼多人,首先要運過茫茫星空,而在登陸、進攻與實現佔領之前,他們需要多少裝備?多少彈藥,多少糧食,多少衣物,多少水?
雁門港是太空港口,經歷多年建設後勉強實現基本物質的自給自足,指望它向前線提供支援,無異於做夢。相比之下蓬萊完全不同,這裡有工廠和現成的軍事基地,能夠生產、提供小型武器與裝備,即便拋開這點,至少能為軍隊提供足夠的生活用品。
否則,姬鵬軍隊要用到的每一輛車、每一把槍,乃至擦屁股的草紙都必須從國內運送過來,負擔沉重。
牛犇接下去說道:“除了物質,人員方面也很重要。戰爭初期,投入的軍隊往往最精銳,蓬萊有一百多萬姬鵬軍隊,我料想他們是要儘快消滅聯邦軍隊,就近把這批人送到前線,登陸聯邦本土。反過來,假如這裡的戰鬥一直持續、甚至出現不利的局面,姬鵬非但用不上這些軍隊,還得不斷從國內運兵過來。無論軍力還是耗費,都會更加難以承受。”
“說的沒錯。”
軍神臉上欣賞的神色更濃,兼有幾分好奇:“我想多問一句,你是剛剛想到的這些,還是......”
牛犇搖了搖頭,說道:“前些天,我......做過幾次推演。”
身後,得福極其隱晦地瞥嘴,暗想牛大恬不知恥,把本少的功勞歸於己身。
“喔?”軍神不在乎是誰操盤,追問道:“結果如何?”
“結果分情況而定。”牛犇猶豫片刻,說道:“當前是最壞的情形,而且變數太多。比如霍夫曼的投入程度,國際局勢等等,很難把控......”
軍神打斷道:“最壞的情形也有結果。變數,先不考慮外部,只說聯邦與姬鵬之間,會是什麼樣子?”
牛犇點點頭,說道:“關鍵在蓬萊。這邊如果能一直堅持,強度保持在姬鵬帝國只能從國內向聯邦本土運送兵力的程度,則三到五年,姬鵬在進攻聯邦首都的戰役中由強轉弱。”
聽過這番話,軍神沉默下來,很久沒再開口。
打了一輩子仗,他當然知道牛犇的推演存在很多侷限,比如當姬鵬登陸後,聯邦國內的抵抗強度與持續時間,還有姬鵬會運用的戰爭手段,以及民心等等。
那不是牛犇能夠觸及的高度,而且從資訊上講,他有很多東西無法掌握,不可能考慮周全。
“已經很好了......很不錯。”
前半句為心中思索,後面是評價。軍神沉靜地目光看著牛犇,緩緩說道:“牛犇,你知不知道我最擅長打什麼樣的仗?”
“......”
牛犇對這個問題沒有準備,想了想,試探的口吻道:“持久戰?”
戎馬一生,軍神戰無不勝,但卻極少速勝。最常見的情形是,積勝為大勝,
“而且是在地面上。”軍神微笑著補充一句,接著嘆了口氣。“星戰往往是一錘子買賣,我不喜歡,也不擅長。”
“喔。”牛犇不知該說什麼好。
軍神說道:“那麼你該清楚,我是留在這裡的最佳人選。”
牛犇沉默片刻,說道:“您會死的。”
“將軍死在戰場,死得其所。”平靜的語調講著應該慷慨的話,軍神臉上浮現出久違的驕傲,淡淡說道:“況且我也不是那麼容易死。”
講到後面,軍神臉上流露出久違的豪情。聽到這句話,通訊臺前的軍人們紛紛轉回身,不少人挺起胸膛,神情變得堅定。
然而葉飛與牛犇例外。兩者區別在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