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扛老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四零章:兩對父子間的密謀,怒瀚,新兵扛老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久沒殺人,這群奴才已經忘了什麼是效忠?”
左側老者及時跟上,斷然說道:“陛下可賜以最後忠勇。”
右邊年輕人微微皺眉,跟著道:“行動失敗,固然需要懲罰,也應考慮實際因素,當時那種狀況,他們能做的實在不多。況且,當前要務是籌劃對策,亡羊補牢,不能讓華龍聯邦抓住機會,去病中興。”
左側老者稍稍垂下目光,說道:“二殿下仁義,只怕他們不懂感恩,反而會......”
年輕人臉上變色,沒等說什麼,天皇陛下已經追問道:“把話講完,他們會什麼?”
老者深深彎腰,極致恭敬的聲音道;“錯而不罰,難免讓人心生別唸,會覺得......皇權可欺。”
這句話講出來,屋子裡瞬間沉寂,天皇並未就此說什麼,二皇子也不敢再說什麼,只能恨恨地偷看一眼老者的背。他知道,對面的老傢伙又一次戳中父皇心坎,道出他最最不能忍受、絕無轉圜餘地的大忌。
老者似乎感覺到了,稍稍抬起頭對他說道:“考慮到外面對本次事件的態度,這樣比較乾淨。”
迎著老者的目光,二皇子感受到深深的、幾乎不加掩飾的惡意,但又不能不承認他的話很有道理,只有死亡,徹底的死亡,才能將那件事與帝國之間的聯絡徹底切斷,不留後患。
“就這樣吧。”
天皇不再給他開口的機會,淡淡說道:“所有參與此事之人,切腹盡忠。”
“陛下!”老者竟然提出不同意見,恭聲道:“三殿下那邊一直缺人,不如讓他們加入神風營,或有更好回報。”
聽到這句話,二皇子再也壓制不住怒火,叱道:“胡說!他們多為和族子弟,死就死了,豈能像老鼠一樣對待。”
轉回頭,他對天皇急切說道:“這會導致我族離心,萬萬不可以。”
天皇也覺得猶豫,遲疑說道:“神風營......失敗則毫無意義,即便成功,將來若被認出來,會很麻煩。”
“陛下多慮了。”老者微微一笑說道:“他們是和族,但也是戴罪之身,加入神風便可獲得重新盡忠的機會,成、敗都是忠勇之舉。另外,三殿下一直覺得,和族的高貴血脈可以增加成功機率,戮將大人的例子已經證明了這點,將來他們成為勇士,正可加強族力,鞏固國本。至於其親族或有不解,又怎麼及得上戰場榮耀。綜合看來,此舉或可為帝國開闢新的方向,意義不亞於開拓疆土。”
一番話說完,老者伏低身軀說道:“請陛下聖裁。”
“一派胡言,不能這樣......”黃皇子急忙開口。
“好了,容我再想一想。”
阻止爭論,天皇眯縫著眼睛看著老者,說道:“伏龍計劃,做得怎麼樣了?”
老者身體微震。
二皇子的震撼更加強烈,因為他還不知道有一個伏龍計劃正在制訂,或許已經在實施當中。對皇家而言,這意味著什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好在,天皇當著他的面問出來,表明還有周旋餘地。
心中想著這些的時候,老者收回視線,恭聲回答道:“具體細節還需商討,準備工作已經展開,三五年內當可周全。不過......”
“不過什麼?”天皇微微皺眉,似乎一刻都不想再等。
老者回答道:“陛下知道,伏龍計劃有個前提,實施之前,帝國與聯邦之間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說著老者抬起頭,看了眼二皇子,說道:“或許還需要表明姿態,做一些讓步。”
二皇子知道他為什麼看自己,憤怒說道;“你以為我會不顧大局作梗?”
面對這種不顧禮儀的質問,老者只用沉默應對,意思卻表達的十分清楚。此次行動失敗,帝國遭受重大損失,還有國際上的懷疑與譴責,作為主事者,二皇子不會不想著復仇,偏偏現在要緩和局勢,最不甘心的當然就是他。
當然,更關鍵的還是天皇。
天皇默默想了一會兒,說道:“三五年?”
老者鄭重回答道:“根據目前的進展推斷,最多五年。”
天皇淡淡說道:“三五年忍耐......就按照計劃實施。組織方面的事情,正男有些經驗,可以讓他幫助輔助。”
聽到這句話,老者大感意外,心裡頓時有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旁邊二皇子則因此大喜過往,不等老者開口,趕緊表態。
“我一定盡心盡力。”
“不著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