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樂無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一方小天地,大師,不樂無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不覺,已累積已運轉了二百七十個周天,而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兩個多小時,速度不可謂不快,而當二百七十個周天迴圈圓滿,周天運轉的速度突然慢了下來,在體內迴圈一圈,最終沒再去沖刷餘下堵塞的經脈,而是規規矩矩的匯聚在丹田之內。
結束了!
王大衛微微有些遺憾的睜開雙眼,原本以為還可以趁此機會繼續突破下一個層次,沒曾想,老天爺沒給出這種作弊的機會。
內視丹田,丹田內又增加了不少液態內氣,形成一汪清潭,清潭上方,霧氣繚繞,那霧氣雖然還很多,卻淡了不少,而那霧氣,就是還沒轉化成液態的內氣,當這些霧態狀的內氣完全不剩一絲的時候,修為也就是開光期了!
當然,小境界突破不算難,有資源輔助,遲早能突破,但大境界光是資源卻是不夠的,不但需要資源和時間,還需要易於修行的福地,以及漫長的水磨功夫,才有一絲突破的希望。
時間,王大衛不缺,他現在還是雙十年華的小鮮肉一枚,年紀輕輕的就達到築基八層修為,放在哪裡,都屬於天才一般的存在。
要知道,在國內世俗界的道觀裡,無數的道士一直延續著前輩的傳統在修煉,只是傳承不到位,這些每日都到打坐修煉的道士們,還在凝氣期中苦苦掙扎。即便在修行界,以王大衛的年齡修煉到這種程度,也是少之又少,除非是那些逆天天才,才和他有一拼。
不過,王大衛雖然年紀還輕,大把的時間卻被壽元所限制,按照築基修為的壽元來計算,頂天了,也就活過100多歲,那麼,這一點點時間和那些修為有成的大能修士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壽元,這是無數隱士窮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標。
在世俗界,有據可查的長壽者,是一名叫做李慶遠的中醫國手,此人活了256歲,生於清朝康熙年間,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直到清朝滅亡,民國1933年才與世長辭。
李慶遠一生娶了24個妻子,擁有180位後人,可謂子孫滿堂。
在世俗界,像這種長壽者俗語驚世駭俗的存在,但在修行界,不過就是開光期就能擁有的壽元。
王大衛曾經就猜測過,這個名叫李慶遠的長壽者,弄不好就是從修行界淪落到世俗界的隱士一員,修為就在開光期,如果突破開光期,他的壽元絕對不止256年。
所以,不突破,終究會淪為黃土一杯。
王大衛還年輕,目前暫時不缺時間,缺的卻是修行資源,以及被修行界無數修士爭得頭破血流的修行福地。
王大衛緩緩站起身來,環目打量了一眼四周,邁步朝裡面走去。
緩步行走,王大衛依然能感應到身體四周沐浴在無形的氣流之中,只是王大衛周天執行已經達到極限,只要不主動去吸納,這些氣流也不會強行灌入他體內。
沒了氣流的清涼之意侵蝕,王大衛感覺到這裡氣溫明顯要高上不少,巢穴外的溫度約莫在5、6度之間,而洞內這方天地的溫度竟然達到10多度,倒是和國內初春的氣溫相合。
緩步行走,沿途樹木筆直高大,冠蓋茂密,不過,樹木和樹木之間卻有著一定的距離,各長各的,互不打擾。王大衛從樹木之間穿行而過,身處林蔭之中,陽光從樹木之間透灑而入,光線明亮,視線清晰,沒半分的陰暗之感。
沒走多遠,一條潺潺溪流映入眼簾,溪水清澈,可以清楚的看到溪流裡的鵝暖石以及細細的砂石。
都說水清則無魚,但這條清晰見地的小溪卻能看見一條條游魚,這些游魚身長近一尺,體型纖細,也沒鱗片,不知是什麼品種?
小溪的源頭還看不見,卻能看到小溪蜿蜒流淌的盡頭在身後不遠的巖壁之下,估計那厚實的巖壁下應該有一條地下暗河。
在高大的參天巨木之間一路穿梭,沿途,蒼翠的野生灌木和虯結的古茶樹鱗次櫛比,地面上則是綠草茵茵,鮮花盛開,景緻也是美不勝收。
細細看那綠草和鮮花,王大衛發現,這些綠草的品種居然是他不認識的,綠草不高,也就五、六寸長左右,葉片卻很厚實,青翠欲滴,生長在地面上,猶如鋪了一層綠色地毯。而那些盛開的鮮花也是他不認識的品種,花瓣或大或小,五顏六色,奼紫嫣紅。
除了綠草和各種鮮花,在參天巨木的樹根下,還生長著一叢叢蘑菇,這些蘑菇大小不一,大的約莫拳頭大,小的猶如拇指頭般的小。
繼續往前,綠草和鮮花逐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