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歌雅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 不分開,異能農場主,絃歌雅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肥料分為化肥和農家肥兩種,農家肥又分為綠肥和堆肥,再往下細分,就更多了。衛靖澤和江延宗主要想用的是農家肥,而不是化肥。
近代中國,糧食產量猛增,讓中國終於掙扎出了溫飽線,可以輕鬆愉快的奔小康了,許多人都覺得,這是因為袁隆平發現了雜交水稻,並推廣開來。事實上,化肥有著功不可沒的地位,肥料是令各種農作物增產的重要條件。
肥料在農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只是化肥用多了,副作用也很明顯,糧食口味受到影響不說,也會給土壤帶來不好的後果,如土壤板結等。
不用化肥,自然就要想辦法弄農家肥,栽種綠肥是個不錯的途徑,但是見效比較慢。綠肥能夠幫助果園固定突然種的氮素,而且能夠抑制雜草生長,可以作為一個方案,堆肥方面也不可或缺。
農家堆肥是需要原料的,主要是糞便。堆肥的效果也主要是為了殺死肥料中的蟲卵和草籽等,避免直接施撒到田間地裡之後,反而把作物的苗給燒了。發酵過程,是十分傷植物根的。
衛靖澤提議說:“要不,我們可以去別的村回收肥料?”
江延宗想了想,說:“不知道成本如何,太低了農民肯定不願意賣,我們自己還要用車拉回來,也不知道夠不夠用。”
這確實是個問題啊!
“這個咱們可以問問爺爺和其他的人,大概每家農戶能夠產出多少肥料,多高的價格會願意出售。”
江延宗也暫時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夠先點頭答應下來。
轉眼到了元宵節,陳寒這傢伙想了個賺錢的招兒,就是把糯米做成湯圓和元宵,然後賣出去,如果在食府吃,就十多塊一碗,如果買回去,就稱重賣。
不少人都選擇買回家,一個是煮湯圓並不難,另一個,也能夠跟家人一起吃,享受美食,多好,還價格優惠一些。
湯圓賣得好,是因為食府的魚太貴,下手還需要猶豫一下,但湯圓還是買得起的。
叉水村的糯米,粘性強,口味甘甜,做成的粉細膩得很,湯圓都泛著油光的樣子,白白胖胖的,看著就十分有食慾。
衛靖澤懶得自己做,就從食府拿了一些回來煮,也是省事。
眼看著半月之期就要到了,江延宗暫時放下果園規劃的事兒,開始忙活著收菜。
衛靖澤也幫忙,村裡的雞鴨是收的差不多了,家家戶戶現在都買了小雞養著呢,倒是有一些人家自家做了紅薯粉、酸菜、餈粑、臘肉、臘腸、臘魚、幹豆角等一系列乾貨,現在是連土雞蛋都少了。
江延宗打了電話問要不要,只有這些乾貨了,農村現在自己也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對方想都沒想就說:“要!當然要!”
於是衛靖澤走家串戶地給收東西,什麼罈子罐子都看看,裡面有沒有醃菜,人家願意賣的,都收回來。農民家想著反正現在也是春天了,很快地裡又要長出新菜來了,這些醃菜賣掉了也能重新做,更何況衛靖澤給的價格也不錯,所以家家戶戶都出了一些東西。
衛靖澤將收上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收撿好,比如裝在髒髒的塑膠袋裡的紅薯粉,拿出來,放進乾乾淨淨的竹編的筐子裡,就好看多了,沾了灰缺了口的罈子裡的醃菜,改裝到透明的玻璃罈子裡,看上去就漂亮多了……包裝也是很重要的。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地裡的菜薹,開春後也長不了多少了,摘了這一茬,爛菜葉子拉回家餵豬餵雞,菜根之類的,碾碎了留地裡做肥料了。白菜蘿蔔之類的也是如此。
衛靖澤還從河裡撈了一些魚和蝦上來,又跟潘旺家買了好些豆腐之類的,才湊了一車的東西。
江延宗不得不去帝都一趟,不然那些傢伙為了這些東西,都要爭得打起來。
“這次只去幾天。”看著衛靖澤皺巴巴的臉,江延宗說。
衛靖澤不甘心,問:“到底是幾天?”
江延宗說:“最多三天。”
想想自己要獨睡空床三晚,衛靖澤這心裡就覺得難受的很,只能夠點頭說:“行,反正你早點回來。”
江延宗說:“我當然要早點回來。等我回來了,咱們兩就弄包山的事兒。”
衛靖澤不開心的點頭,想了一會兒,才說:“下次咱們這樣,咱們把東西收上來,誰家要多少都報給你,咱們按照分量裝好,他們就各自拿各自的就行了,錢打你卡里,你也不用去帝都了。”
為了把江延宗留下來,衛靖澤也是想盡了辦法啊!
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