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歌雅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收割機,異能農場主,絃歌雅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看著夏收到了眼前,黃婷也不可能現在就走,要等到晚稻插秧完才能夠走。
稻子變黃,也就是轉眼的事情,很快到處都響起了收割稻子的聲音。
農民們稱之為搶收,收稻子越快越好,收了立馬犁田插秧,就跟在搶時間一樣,十分繁忙。
衛靖澤聽說有人凌晨四點就起來去田裡割稻子,然後早上八點回來吃個飯,又去幹活,一隻忙到晚上九十點,都覺得不敢想象,真要這麼拼嗎?
想想老漢的身板,看著還挺硬朗,可是如果真這麼幹,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衛靖澤便想著看看誰家有沒有小型收割機,收割機收一塊田,大概也就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全靠人工的話,需要好幾個人一起合作,半天才能夠完工。
問了老漢,老漢也不知道誰家有,叉水村肯定是沒有就是了。
於是衛靖澤便跑到食府問,這裡有錢的人比較多,應該知道這個事兒。
“小衛啊,你問收割機的事兒?”
衛靖澤點頭:“是啊,最近開始收早稻了,我想著用收割機快一些,我爺爺也沒有那麼累。”
旁邊還好幾個人誇衛靖澤孝順。
“這個,我聽說鄉里糧食農業站有收割機可以借的,不過要錢和押金,如果你們每人會開收割機,還要從他們那裡請個人幫你們開。”
糧食站就是以前大家要上繳稻子的地方,自從改革之後,農民們倒是不用交糧食稅了,但是糧食站會收購大家的糧食,糧站還出售糧種、菜苗、殺蟲劑、肥料等等,還會定期發通知單,通知農戶們什麼時候該打藥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了,功能還挺齊全的。
衛靖澤忙問:“是真的嗎?個人去借就可以?還是以村為單位去借呢?需要打什麼證明不?”
為了上次包水庫的事兒,衛靖澤還真是跑怕了,跑腿他不覺得什麼,就是跑來跑去沒什麼結果,讓人覺得心累。
陳寒在旁邊幫腔說:“小衛家的米是我們老闆預定了的,肯定好吃,要是大家活兒想早點吃上叉水村的米,就要多多幫幫他!”
於是有人推了一個老漢出來,說他兒子是在糧站工作的。
那個老人家慢條斯理的說:“帶上戶口身份證和錢就可以啦,記得在他們那裡買點油,不然你開到一半,沒油了,熄火了,多耽誤工夫。”
衛靖澤連連點頭:“說的是,多謝提醒。”
租借收割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還要租個車把它送到村裡來,收割機雖然能夠上路跑,可是人家畢竟不是專門上路跑的。
問清楚了之後,衛靖澤心裡有了數,還有人熱情的幫衛靖澤打電話,跟糧食站打個招呼,等衛靖澤過去的時候,行個方便。
衛靖澤還真是感激不盡。
回去衛靖澤就跟老漢說了,然後拿著戶口和身份證去糧食站借收割機。
收割機也是政府補貼農業鼓勵農村發展的一項政策,農民們有了收割機,就無需起早貪黑那麼辛苦的幹活了,算是一項鼓勵措施。
叉水村完全沒聽過這個事兒,一個是地處偏僻,還有一個是因為叉水村的人不愛出去,對外面的訊息不瞭解,根本不知道政府還有這樣的政策。
衛靖澤租了收割機,請了個師傅幫忙開,又買了一些油,糧站安排的車把收割機送到了村子裡,收割機直接下田幹活了。
看到收割機,村民們都覺得很新奇,這傢伙只聽過,沒見過,大家夥兒還是第一次看到收割機呢。
收割機吐著黑煙,突突突地在地裡慢吞吞的走著,轉了三個圈,一畝多田的稻子就被收割完了,看的許多人都驚歎有羨慕。
而衛靖澤祖孫兩個只要用三輪車把稻子拉回家去曬著就可以了。
因為田埂比較小,收割機還不好開過去,還請眾人幫忙抬著收割機去另一塊田裡。
農村的田地承包制度也讓大型收割機無法作業,這是十分遺憾的地方。叉水村的農田地勢是比較平整的,都是靠河,如果推掉田埂,全部用機械化作業,不僅能夠擴大水田面積,工作效率也快多了,但是一個村的田不可能讓一兩家人種了。其他的人也要吃飯呢。
忙活了大約一下午,家裡的稻子就收掉了不少。
老漢雖然是一個人,分田的時候可能只能分到一兩畝,但是現在村子裡的人少了許多,田多的沒人種,所以老漢一個人種了十畝左右的田,要是老漢一個人種,還不知道有多辛苦呢。
如果不用收割機,只用人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