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事業從這裡起步(求訂閱!)
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事業從這裡起步(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126萬。
白蘭地原液倒是賣了884萬,可相當一部分投在了新聞紙張的生意中。
雖說不出意外的話,新聞紙張馬上能變現,但距離拿下紡織廠所需要的金額應該還差得遠。
還有一個就是,就算紡織廠拿下了,打造一個升級版的正佳廣場,那預算起碼也是幾個億級別的。
雖然可以借鑑隔壁天河商城的4:3:3的資金結構分批建設這個商業廣場。
但張宣明白,沒有一個億的啟動資金,根本沒法做事。
當然了,真要幹,他也不是死腦筋。要是紡織廠的地皮到手了,倒是可以抵押銀行貸款,貸個70出來。
然後建築付款壓一壓,各路供貨商的結賬壓一壓。
大家都是這個套路,都是這麼行事,這麼一想,好像一億啟動資金也不是什麼不可妄想的事。
張宣都想好了,要是真的幹,就先建設一個大型購物商城,以戰養戰,掙錢了再依次建設後面的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和文旅中心…
看新聞報道說,此刻深城華強北的萬佳百貨,那麼大點地,月營業額都是一千多萬。
沒理由這裡比不過華強北啊,應該強很多才對。
想著華強北的萬家百貨,想著商業地產,張宣忽然又聯想到了錢世立這個人。
錢世立的抱負是在民航領域有一番成就,甚至提出了“旅行社+民航+房地產”的發展思路。
旅行社和房地產什麼的先不說,光民航就讓張宣動了心思。
在他看來,商城和民航在商業上有一定閉環關係。
飛機上的座椅廣告和電視廣告一般集中在餐飲和商品推銷領域,這完全可以和商城對接。
同時把民航的高階會員卡與購物城的會員卡打通在一起,這樣就能充分利用這個商業資源。
可不敢小看這年頭那些坐飛機的人。現在能乘飛機的要麼是公務員,要麼是大企業的辦事人員,或者說就是有錢人。
總之一句話,飛機上的乘客都是高階客戶。
要是自己建立一個商城,再助力錢世立在民航領域取得發展,到時候把機場免稅店和購物城關聯起來,似乎想想都美。
商城+民航,再忽悠老鄧幫自己在金融投資領域打一片江山…
哎喲,這日子…
正當張宣天人交戰時,李梅把他拉到一邊,探頭問:“你動心了?”
迎著她的眼神,張宣毫不避諱地表示,“有點眼光的人都會動心。”
這話把李梅聽笑了,附和道:“現在就有這眼光的人可謂少之又少,不然紡織廠就應該是過去式了。”
張宣玩笑說:“少拍馬屁。”
李梅試探著問:“要是把這紡織廠拿下了,你想好做什麼了沒?住宅地產?還是商業地產?”
張宣瞥她一眼就說:“你知道隔壁的天河商城吧,已經在動工了,新聞報道上說,預計96年正式開業。”
李梅思考幾秒,“到這裡建設另一個天河商城?”
張宣說:“加強版的天河商城,比它更大,更豪華,更具商業能力,更具社會影響力。”
李梅沒聽明白,轉頭看著他。
張宣作為老闆,這種該展現才華的時候也不拘著謹著。
嘚吧嘚吧,把“產業叢集+中軸線+寫字樓+地標配套+商業地產”的模式賣弄了一番。
安靜聽了20分鐘,李梅嘴巴大張,非常吃驚地問他:“這麼先進的商業理念你是從哪裡學的?”
張宣直直瞅著她,抄起雙手老神在在地吹逼:
“紐約第五大道聽過沒,法國的香舍麗爾街聽過沒?東京銀座聽過沒?漢城明洞聽過沒?香江中環聽過沒?報紙上經常有報道,我就是從它們身上得出的靈感。”
李梅不太信:“除了漢城明洞,其它地方我都去過,還去不過不只一次,它們的理念可沒你這般先進。”
張宣,“……”
瞧自己得意的,都快忘記了這個苦逼女人以前也曾風光過,也是喝過洋墨水的人,也是滿世界到處跑的人。
不過吹牛都是天生的,只要臉皮夠厚,就不要講什麼邏輯,只見張宣又瞥她一眼。
臉不紅心不跳地問李梅:“好奇?”
李梅定定地望著他,不說話。
張宣目視紡織廠,任由陽光照射側臉,不急不慢地反問:“你以前見過18歲就寫出“風聲”的天才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