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泰晤士報:21歲,不再來的傳奇(求訂閱!)
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章,泰晤士報:21歲,不再來的傳奇(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莉絲說:“哪有,昨天我和張宣還在商量買房的事,我們倆正犯愁呢,媽你就來了,正好幫我們參考參考。”
廖芸驚訝,問張宣:“你要到倫敦這邊買房?”
張宣點頭:“琪姐這公寓有點小,還是租的,不太方便,所以我們倆就產生了這個想法。”
廖芸的目光在兩人之間徘徊一趟,哪裡還不知道他們打得什麼心思?
迎著女兒期待的眼神,廖芸沒拉下臉拒絕:“可以,媽幫你們參考參考。”
就在三人有一搭沒一搭聊著的時候,陶歌和謝琪回來了。
還帶了一大摞報紙,幾袋早餐。
早餐有糕點、有咖啡、有黃豆,還有香腸、蘑菇、燻肉和土豆煎餅。
種類繁多,分量也足。
張宣不吃糕點,也不愛土豆,澱粉含量太高了,倒是香腸和燻肉吃了滿滿一嘴。
其她四人剛好相反,土豆煎餅是最愛,糕點也是頻頻下手。
不過早餐再好吃,幾人的心思也不在這上。
客廳5人,有一個算一個,現在注意力全放在了報紙上。
因為有“哈利波特”的珠玉在前。
企鵝出版社一開始就對質量更上乘的“發條女孩”寄予了厚望。
所以很早開始,它就利用手裡的各種渠道對“三月”這位作家進行宣傳,對“發條女孩”進行大肆推廣。
而作為英語世界第一大出版社,作為全球十大傳媒之一的超級巨頭,企鵝出版社今天發揮了讓世人驚歎的力量。
7月20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今天“發條女孩”在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上市。
一大早,全球主流國家的媒體聞風而動,紛紛報道這一訊息。
英國媒體、美國媒體、法國媒體、德國媒體、土耳其媒體、以色列媒體、歐美各國媒體都在極力關注著“發條女孩”的上市情況。
媒體爆炸了!
作為“哈利波特”的另一作者、作為羅琳“導師”的牛逼人物、作為全球知名作家的三月,以前全球讀者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但今天不一樣了!
作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三大報紙之一,泰晤士報今晨在頭版刊貼了一張黑白照。
照片裡的人物是張宣。
只見張宣一身黑色長款風衣,在青山碧水的背景中,仰望星空。
側面照很有型,背景很深邃,有種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獨特氣質。
廖芸盯著照片瞧了一陣,問張宣:“這是在你老家拍的照片?”
張宣解釋:“這是前年冬天,陶姐在我們屋對面的茶葉山拍的。”
廖芸對陶歌說:“拍得挺好,很耐看。”
說完,廖芸也不等幾人回答,又低頭看泰晤士報的文字報道去了。
泰晤士報這次很用心,不僅把張宣的過往成就報道了出來,還給他安了一個“天才作家”的稱號。
尤其是圍繞“21歲”這個點,泰晤士報大大地做了一番文章。
為了搞噱頭,泰晤士報把世界上很多著名作家的“21歲”都給挖了出來。
一番橫向對比…
一番縱向對比
然後得出結論:不可複製的21歲!不會再來的傳奇!
閱讀到這裡時,廖芸悄悄抬頭、不著痕跡地望了望張宣,隨後又壓住心裡的情緒波動,繼續往後看。
瞅啥呢?偷偷摸摸瞅我幹嘛呢,我臉上有花麼?老男人眼觀鼻、鼻觀心,假裝不知道廖芸的動作一樣,心裡甚是得意。
他不得不感嘆,選擇對了發行渠道是多麼重要!
企鵝出版社不愧是企鵝出版社,在資本逐利的特質下,一切不當言論都得給利益讓路。
就連泰晤士報都得首次為一個華人開放!
都得去捧一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人!
感嘆的同時,張宣也很慶幸,慶幸選對了路。
在文壇,如果還有什麼途徑可以征服全世界?可以讓全世界讀者忽略你的身份而喜歡上你?
那就是科幻。
也只有科幻才能打破這個界限!
而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張宣,在征服世界的這條路上,開局無疑是王炸!
無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要知道泰晤士報是什麼報紙?
它留給全世界的印象就是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它的一字一句都影響著英國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