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9章,有恩還恩(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杜雙伶非常受用,眯著眼睛“嗯”一聲,滿心歡喜地跟著下了樓。

一樓,客廳。

看到張宣下來,村支書5人趕忙站起身,笑呵呵地招呼、散煙一氣喝成。

有求於人,村支書他們的口那是非常非常甜,拉著聊天,先是聊了村裡上下五百年的歷史。

隨後從民國開始,聊村裡出過的大人物。

比如曾出了2個將軍,雖然都去了海峽對岸,但那也是名人。

再比如出了一個師長一個團長,村裡子弟有多少人去過朝鮮,有多少去過越南。

而80年代,村裡曾出過一個正廳級,當時轟動至極!

85年,村裡有一對親兄弟雙雙考上了清華北大。雖然後來雙雙在新加坡下海洗澡時一去不返,但也曾經名噪一時。

再比如88年,十字路口小賣部老闆的女兒考上了北大,如今在北大留校當了老師。

再再比如,就到張宣了。

嗐!在村支書他們嘴裡,這可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按本家堂叔縐文拽詞地說法:咱們家的張宣,那是條龍,那是個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大才。

嚯,瞧瞧!這堂伯拍馬屁都不帶眨眼的,吧唧著老旱菸,眼睛放光,唾沫橫飛,好話一溜溜兒,那真是不要錢似的。

有模有樣,有板有眼,自打這堂伯一開口,這客廳裡的笑聲就沒斷過。

張宣聽得老臉都紅了,太那個了啊,您收著點兒,收著點兒,背後再誇嘛。

好想說一句:堂伯啊,您真的是被時代給耽誤了,要是您出生在津門,出生在京城,哪還有老郭什麼事呢,哪還有德雲社什麼事呢?

先揚後抑,好話說完就該幹正事。

感覺氣氛到了火候,村支書率先說把村裡的實際情況說了一遍,然後盯著張宣看。

他們看著張宣,張宣也背靠椅子看著他們。

面面相覷,一時間客廳慢慢地又陷入了沉默。

不過張宣沒有讓他們等待太久,沉吟一陣就真心實意說:

“辛苦你們了,修橋建壩這是百年大計。這是造福整個上村、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你們有心,大家也齊心協力,我們老張家自然不能拉了後腿。”

隨即張宣問:“目前村裡還缺多少錢?”

聽到有戲,聽到大大的有戲,村長懸著的心立馬放了下去,翻開早有準備的登記冊遞給張宣:

“村裡的捐款明細都登記在冊,根據預算,目前還差3萬7左右。”

張宣接過花名冊大致瀏覽一遍,同阮秀琴對視一眼,見親媽微微點頭後,大手一揮,說:

“我看你們也不用去再去跑了,剩下的3萬7我們老張家一起出了。”

“此話當真,這可是3萬7啊!”堂伯把旱菸袋子一掛,伸個頭非常激動地確認一遍。

張宣微笑著點頭。

見此,村支書5人喜出望外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開懷笑了,都鬆了一口氣,都感動到了。

人家有錢是不假,人家有名望也不假,可那都在人家口袋裡。

世界上為富不仁的人多了去了,狼心狗肺的人更是滿大街都是。

阮秀琴和張宣能這麼痛快,幾人真的很意外。

來之前,他們準備了好多套方案,好多套死纏難打的方案。

計劃死纏難打,他們也是真的沒辦法了。

村裡19個組,就只有21戶人家沒捐錢。

而這21戶人家裡,有18戶人家實在是太困難了,家徒四壁,比狗添過得還乾淨。

拿不出錢村支書幾人表示非常理解,而這18戶人家願意出力,村支書他們更是欣慰。

至於剩下的3戶人家,就純屬刁民了。有錢也不出錢,有力也表示不出力。

甚至還一幅二流子模樣神氣道:橋我要走,河壩的水我要灌田,你們能奈我何?

所以,當張宣說願意填補3萬7的窟窿時,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村支書等人起身,鄭重地說:“秀琴、張宣,我們在此謹代表上村3000男女老少謝謝你們。

等拱橋和河壩修建完畢後,我們會立功德碑,會把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刻上去,讓子孫後代記著大家的付出。”

立功德碑,這是意料中的事情。

張宣也不是很在意。

他出這份錢,還真是實打實願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