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這腿真粗(求訂閱!)
三月麻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這腿真粗(求訂閱!),重生大時代之1993,三月麻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杯茶喝一口,然後饒有興致地瞧著張宣。
暈!這姐們真不靠譜。
陶歌口中的爸,是個典型的國字臉,大背頭,一半是白髮, 一半是黑髮,黑白相間,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灰色單衣,休閒西褲, 皮鞋。
得,張宣只打望一眼,就有一種直覺告訴他,這人是在體制裡吃飯的,而且還身居高位。不然一般人沒這種氣勢。
人的臉可以變,性情也可以短暫的藏匿,但氣質這東西,沒到那境界的人,裝也裝不像。
張宣在打量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無聲無息打量他。
四目相視,如今有錢有名望的張宣壓根不怵,走過去笑著打招呼:
“陶叔晚上好。”
陶顯溫潤地伸手示意,“晚上好,來,坐,先喝杯茶。”
張宣依言挨著陶歌坐下。
陶顯和氣地問:“餓了嗎?”
張宣回答說:“我中餐吃得比較晚,還不餓。”
陶顯一下就聽出了張宣的意思,這是已經吃了過來的,給他倒杯茶就講:
“聽陶歌說,有個大作家弟弟在這邊讀書,我初來乍到,對羊城不是太熟悉,所以就想找個親近的人聊聊天,希望沒打擾到你的創作。”
張宣接過茶,道聲謝謝就說:“哪裡,這是我的榮幸。”
面對體制裡這類人,張宣一般都是遵循言簡意賅的原則,不多說、不多問、不延伸。
陶顯很健談,張宣也不拘束,兩人以文學為切入口,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
陶顯可能是聽到了什麼風聲,對張宣的新書“潛伏”非常感興趣,旁敲側擊問了好多問題。
陶顯問:“你的新書大概什麼時候能完成?”
張宣回答說:“還要寫3萬字左右,預計一個星期完成初稿。”
陶顯點點頭,儒雅地說:“人民文學的洪總編對你的新書評價很高。我都有些期待了。”
聞弦知雅意,張宣順著說:“洪總編過譽了。等定稿了,到時候還請陶叔掌掌眼。”
陶顯嘴巴張張,這時服務員菜進來了,他把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等服務員把菜擺好,酒擺好,離去後,陶顯拿起酒問:“三月,能喝酒?”
張宣微笑著應答:“還好,能喝一點。”
聽到倍感熟悉的酒場文字“還好”,陶顯當即就不客氣,給他到了半杯。
喝酒,吃飯,三人又是一陣熱聊。
飯到中間,陶顯突然問他:“你對新書衝擊茅盾文學獎有信心嗎?”
張宣一愣,不著痕跡掃了眼陶歌,見陶歌微微點頭後,他就謙虛地道:
“這個怎麼說呢,法乎其上,則得其中;法乎其中,則得其下。
也不瞞叔叔,走文壇這條路,只能用“志存高遠、事在人為、為者常成”來勉勵自己不懈怠。”
陶顯似乎很滿意這態度,後面喝酒的氛圍明顯比之前更濃烈了。
雖然頻頻舉起酒杯,但三人其實都控制著酒量,一頓飯吃下來,誰也沒多喝,誰也沒醉。
結完賬,出包廂,下樓梯的時候,三人在拐角處遇到了一個禿頭男人。
陶歌見這人用一種驚訝的眼神看著自己三人時。
就悄悄問張宣:“你認識這人?”
張宣望著已然快速離開粵菜館的陌生男子,搖搖頭,一臉迷糊。
街邊寒暄幾句,司機送陶顯先一步離開了。
陶歌沒一起走,打算跟張宣回租房。
理由嘛,她迫不及待地想看“潛伏”的剩餘部分。
張宣在攔計程車時,剛才的禿頭男人躲在不遠處的公用電話亭打電話。
電話響了6聲才接通。
那邊的聲音不大,但有點不耐煩:“怎麼這麼晚了還打電話。”
禿頭男子說:“遊姐,我在飯館遇到了張宣。”
遊慧雲問:“張宣?他不是吃了晚餐的嗎?怎麼還在粵菜館?你沒看錯?”
禿頭男子瞄一眼不遠處打的的張宣,確認道:“就是他,他現在和一個女人站在路邊打的。
您以前讓我調查他那麼久,不會認錯的。”
遊慧雲問:“女人?他女朋友?”
禿頭男子說:“不是,是人民文學的那個女編輯。”
接著不等遊慧雲再問,禿頭男子急急說:“遊姐,您知道我還看見誰了麼?”
遊慧雲問:“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